台灣及日本近來接連爆出食安問題,人心惶惶,到底應該如何避開「食物中毒」?有台灣醫生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環境中其實充斥著5種毒物,而只要留意5件事,就能養成抗毒體質。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心臟衰竭藥物選擇增 切記遵從醫囑
{{hket:ul-video id="10407"}}{{/hket:ul-video}}
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Facebook專頁發文,就「食物中毒」話題教大家預防手段。他指出,除了像近來引起社會熱議的「米酵菌酸」、「蘇丹紅」、「小林紅麴」這類急性食物中毒,其實生活中還充斥著5大毒物,包括:吸入毒、霉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容器毒、經皮毒。
同樣的中毒,但對每個人的傷害都不同。除了暴露毒物的時間與劑量影響外,每個人的抗毒體質與解毒能力也都不同。因此,洪醫生教大家抗毒5招,養成抗毒解毒的能力與體質,一旦遇到毒物時,可以把傷害降到最低。
第一招:減少外食與吃垃圾食物,學會自己買菜與煮菜
洪醫生指出,要避免食安問題的第一招,一定是自己把關。自己購買食材自煮的比例越低,會令身陷食安風暴的機率越高。工作忙碌之餘,也應學會自己採買新鮮當令當季當地的健康食材,學會用健康的烹調方式簡單料理三餐,減少外食比例。
此外,外食中有很多空有熱量、高油鹽糖、沒有營養卻讓人上癮的垃圾食物。洪醫生引述一項美國研究,指出吃垃圾食物的老鼠腦部多巴胺受體(D2Rs)大量減少,推測是吃垃圾食物會刺激腦部快樂中樞的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老鼠為了獲取快感而無限制地吃垃圾食物,導致多巴胺過度分泌,久而久之,多巴胺受體逐步減少,「這種情形與吸食海洛因及古柯鹼毒品的人雷同」。
因此,自己採買當令當季新鮮時材,並學會自己烹飪的技能非常重要。
第二招:多喝水+膳食纖維
洪醫生指出,生活中其實有兩大超強排毒食物隨手可得,就是白開水及膳食纖維,一定要攝取足夠。首先,足量的膳食纖維會將吃進肚的生物毒物、化學毒物、油鹽糖,包覆成有體積的大便,減少吸收進身體的比例,可降低罹癌機率。醫生提醒,每天要攝取25至35克的膳食纖維,「即使天天五份蔬果,只能攝取到13至14克膳食纖維,還是必須搭配攝取全穀根莖類食物,如糙米、五穀米、燕麥等高纖主食,尤其若攝取了超不健康的垃圾食物或是外食,請務必多點燙青菜等高纖食材」。
另外,若毒物已進入身體,或吃到一些過敏原,醫生表示,這時要多攝取水分來增加代謝。建議喝足體重3%至4%水分,養成一個健康且代謝毒物快的體質。
第三招:攝取高抗氧化力食物增加肝腎排毒能力
好好保養肝臟與腎臟的排毒解毒功能。醫生推薦的護腎食物包括:魚油、藍莓、羽衣甘藍、黑木耳、豆芽菜、蘋果、橄欖油、大蒜、洋蔥、小黃瓜。
此外,多攝取以下護肝食物,增加肝腎的排毒功能:
- {{hket:inline-image name="535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2.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5.png"}}{{/hket:inline-image}}
第四招:增強流汗排毒
皮膚所排出的汗水和尿液中的物質雷同,例如都有尿素、乳酸等;但身體大部分脂溶性毒素、重金屬物質,可藉由汗水排出。醫生引述一項日本研究,比較汗與尿液中的重金屬含量,發現汗水中的重金屬含量要比尿液高出很多。因此,醫生推薦大家,可藉由運動、泡澡、蒸氣浴等讓身體流汗,其中最推薦運動流汗的方式,增加代謝之餘能加強骨骼肌肉與增強心肺功能;但注意流汗前一定要多喝水。
第五招:知道生活毒物在哪裡並且避開
生活中存在「五毒」,一定要學會避開:
- {{hket:inline-image name="76573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png"}}{{/hket:inline-image}}
內容獲「洪永祥醫師」授權轉載。
-
-
母愛偉大︱獨生女煤氣中毒亡陷絕望 60歲退休院長高齡誕孖女15年後現況曝光 |
|
-
凍齡女神丨59歲「郭富城初戀女友」激罕現身凍齡狀態驚人 曾拍三級片勁轟動突息影移民 |
|
-
脂肪肝|日本通周奕瑋自揭忽視2大早期症狀患重度脂肪肝 百萬港人患脂肪肝嚴重恐變肝癌 |
|
-
食道癌|59歲女星喉嚨卡卡驚患食道癌 切24cm食道1個月暴瘦33磅 後遺症曝光 |
|
-
地震先兆|地震預警新突破! 中大學者揭「破壞性地震」 出現前的11個月先兆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食用安全|台灣再爆食安風波 藏壽司11人疑食物中毒 10間分店需全面查核
|
-
護肝食物|醫生推介4類護肝食物排毒最見效 中和致癌物防重金屬被人體吸收
|
-
食用安全|台灣食安風波蔓延 八方雲集爆疑似食物中毒 4人食鍋貼+粟米湯嘔吐腹瀉
|
-
母愛偉大︱獨生女煤氣中毒亡陷絕望 60歲退休院長高齡誕孖女15年後現況曝光
|
-
凍齡女神丨59歲「郭富城初戀女友」激罕現身凍齡狀態驚人 曾拍三級片勁轟動突息影移民
|
-
脂肪肝|日本通周奕瑋自揭忽視2大早期症狀患重度脂肪肝 百萬港人患脂肪肝嚴重恐變肝癌
|
-
食道癌|59歲女星喉嚨卡卡驚患食道癌 切24cm食道1個月暴瘦33磅 後遺症曝光
|
飲食攻略︱多吃4類食物增肝腎排毒功能 醫生教5招養成防毒體質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 D240417
飲食攻略︱多吃4類食物增肝腎排毒功能 醫生教5招養成防毒體質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台灣及日本近來接連爆出食安問題,人心惶惶,到底應該如何避開「食物中毒」?有台灣醫生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環境中其實充斥著5種毒物,而只要留意5件事,就能養成抗毒體質。同場加映:Sick問識答|心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744584%2F%E9%A3%B2%E9%A3%9F%E6%94%BB%E7%95%A5%EF%B8%B1%E5%A4%9A%E5%90%834%E9%A1%9E%E9%A3%9F%E7%89%A9%E5%A2%9E%E8%82%9D%E8%85%8E%E6%8E%92%E6%AF%92%E5%8A%9F%E8%83%BD%E3%80%80%E9%86%AB%E7%94%9F%E6%95%995%E6%8B%9B%E9%A4%8A%E6%88%90%E9%98%B2%E6%AF%92%E9%AB%94%E8%B3%AA
https://skypost.hk/article/3744584/飲食攻略-多吃4類食物增肝腎排毒功能-醫生教5招養成防毒體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40000/3744584/00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40000/3744584/
健康
飲食與運動
514
3744584
514
514003001
健康 飲食與運動
健康問題,食用安全,養生,食物中毒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食用安全,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養生,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食物中毒
健康
食物 醫生 毒物 垃圾 生活 功能 身體 食物中毒 台灣 膳食纖維 多巴胺 體質 腎臟 洪永祥 汗水 比例 受體 化學 食安 肝腎 能力 日本 尿液 方式 食材 重金屬 腦部 藍莓 羽衣 甘藍
2024-04-17
飲食攻略-多吃4類食物增肝腎排毒功能-醫生教5招養成防毒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