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生蛇風險|本港「生蛇」年輕化 調查:逾半患者稱痛感如分娩 業界籲政府資助蛇針保護市民

發佈時間: 2024/03/11

有學會表示,帶狀疱疹感染,俗稱「生蛇」,預料個案將隨本港人口老化及慢性病人口持續上升的趨勢而越來越多。三大學會就此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問卷調查,並公佈相關結果。結果反映三分一受訪人士曾「生蛇」,半數患者直指皮膚刺痛感直逼分娩痛楚。八成受訪者坦言希望政府資助接種蛇針,三大學會期望,政府可考慮為將「蛇針」納入疫苗資助計劃,為市民提供適切保護。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乳癌術後不一定需要化療? 醫生拆解治療方法+治療藥物

{{hket:ul-video id="10248"}}{{/hket:ul-video}}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醫生表示,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香港皮膚健康基金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早前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並收到2,743則回應,其中34%受訪者曾「生蛇」,數字與研究數據吻合。另外,超過三成受訪者更有多於一種慢性病,屬高風險「生蛇」一族。

患者:兩年前生蛇 至今仍受後遺神經痛所困

香港皮膚健康基金主席、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醫生亦引述調查結果指,在這班曾「生蛇」的患者中,逾六成患者受「生蛇」及其引致的後遺症困擾多達1個月或以上,過半受訪者更表示「生蛇」的疼痛程度直逼分娩級劇痛。

兩年前曾「生蛇」的Annie亦形容「生蛇」當時是十級痛,更因此引致抑鬱。Annie更補充,「生蛇」更為她帶來後遺神經痛問題,直至兩年後的今天依然飽受困擾。陳醫生引述研究數據表示,研究發現若患者痛感越強,患後遺神經痛的機會更高,其帶來的痛感更可能比「生蛇」的痛楚更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及工作,呼籲市民絕不可輕視。

免疫系統轉弱即可誘發生蛇 籲及早接種蛇針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蘇曜華藥劑師表示,調查亦反映受訪人士對「生蛇」的認知不足,仍有受訪者誤以為曾「生蛇」,以後就不會再「生蛇」,其實當人體免疫系統轉弱時,便容易復發,必需小心提防。他指出,預防「生蛇」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蛇針」。研究數據指新一代「蛇針」的功效良好,可顯著降低50歲或以上人士「生蛇」的風險達97.2%,對於18歲或以上免疫力不全人士,其防護力亦達到87.2%。

調查反映,雖然有逾六成受訪者知道現時有疫苗可預防「生蛇」,但當中只有不足一成人曾接種「蛇針」,有需要提高接種率,減低「生蛇」風險。八成受訪者亦支持政府可考慮為高風險人士提供免費疫苗接種,保護高危一族。三大學會期望,政府可考慮將蛇針納入政府資助計劃;同時呼籲市民,特別是高危人士應留意自身「生蛇」風險,盡早接種「蛇針」,避免「生蛇」及其後遺症影響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