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內地置業中伏|珠海買樓「唔住得」 苦主退休安樂窩夢碎 歷2年終勝訴取回$100萬

發佈時間: 2024/02/20

近年不少港人都響應政府推廣,到大灣區發展和置業,不過珠海保稅區一個物業項目近年卻爆出騙案,有即將退休港人在TVB節目《東張西望》公開,指約5年前在該區購入一個單位的樓花,打算退休後移居當地,然而其後卻發現該單位為商廈,無法自住,認為發展商存心誤導騙財, 經歷2年訴訟終於成功向對方追討100萬元人民幣(約110萬港元)。

苦主吳太(化名)在2018年以約110萬元人民幣(約120萬港元),在珠海保稅區購買一個物業的樓花,打算在退休後自住安享晚年,當時還與發展商合作的酒店簽定返租協議。未料3年後發現,她所購入的單位為辦公室公寓,根本不能用作自住,令她和一眾業主有感被騙,過去2年來都在內地提出申訴。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jpg"}}{{/hket:inline-image}}

買樓3年後始知王不能自住

吳太表示,當時簽訂的返租協議列明,她需要向酒店支付逾5800元人民幣(約6400港元)的營運補貼費,還要提供15個月免租期,不過至2021年6月免租期屆滿3個月後,酒店不單未曾支付租金,更發出解約通知函,指保稅區不能予任何人居住,故要中止合約。吳太認為對方毀約遂向對方追討,同年8月向當地法庭提出訴訟,要求酒店和發展商賠償,最終獲判勝訴,對方需賠償租金、佔用費、營運補貼費、違約金及律師費合共約9萬元人民幣(約10萬港元),正等待酒店在限期屆滿前償還款項。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jpg"}}{{/hket:inline-image}}

除此之外,吳太指出自己在保稅區所購買的單位不能居住,認為發展商誤導銷售,要求解除買賣合同,於是她於2022年5月提出仲裁申請。她本來擔心即使打官司後獲勝,亦未能獲得賠償,所幸法院立案後她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凍結對方戶口內相等的索償金額,但與此同時吳太在內地也必須要有相同金額的資產作證明,故需要購買同等金額的保險,方可正式展開為期一年半的仲裁。

成功獲退$100萬人民幣

仲裁庭於去年10月宣布判決,認為吳太購買涉案單位的目的在於自住,而客觀地對上述單位產生的錯誤認識,而且單位內並無合同所指的廚房裝修,判處可解除買賣合約,吳太可退房和退款,款項約100萬元人民幣(約110萬港元)。不過在退款期屆滿時發展商仍未退款,吳太需要請律師強制執行裁判,最終今年1月22日收到款項,令她終可放下心頭大石,

「真係攞番啦,原來可以真係攞番㗎,返租嘅單位都可以贏!我可以同呢間屋劃咗一條界線,唔需要再去理會事後嘅問題,呢個先係重點呀。」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g"}}{{/hket:inline-image}}

香港中介拒認責:輸咗錢想攞番

不過吳太續指,香港的中介公司在推銷時曾稱物業可以自住,她才會選擇在當地置業,形容中介公司為事件的「元兇」。她憶述,買樓時曾繳付一筆6萬元人民幣的「團購費」,用於抵銷10萬元人民幣的樓價,而中介公司亦發出一張收據上證明,上面亦印有該公司的印章。當她在內地的仲裁獲勝後,向中介公司負責人要求退還「團購費」時,對方卻指該筆款項由發展商收取,自己並無責任,因此不會退款,她認為中介公司的解釋並不合理,「張收據係你公司畀我,同埋係我一手畀(6萬元人民幣)你,我覺得係藉口囉。」

節目組後來到涉事的中介公司辦公室查詢,姓梁公司負責人現身指,知道有業主透過不同渠道追討置業的款項,而自己亦一直配合調查,形容該批苦主「輸咗錢想攞番囉」,又稱之後不會再就此事回應,「唔再回應㗎啦,呢2、3年回應咗好多,政府部門畀晒書面我哋,好多謝我哋合作,唔關我哋事,我唔再回應呢個項目嘅問題。」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律師:或涉失實陳述

本港律師邱善鼎表示,中介公司如果明知陳述不正確或忽略其是否正確,仍然向顧客推銷物業,有機會涉及失實陳述,事主可以透過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訴訟。不過他也坦言以上交易並非簡單的欠款,申訴人必須持有充份理據才有勝算,例如有文字及口頭上的證據證明中介公司有失實陳述,包括電郵及廣告等。

而吳太則希望透過自身經歷鼓勵其他苦主,不要被跨境訟訴嚇退,繼續努力追討,「話畀佢哋聽喺內地打官司,如果你有證、有據、有理嘅話,絕對有機會贏,可以攞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