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水樽清潔|19歲女長病逾月喉痛鼻竇炎4度求醫 揭水樽為元兇1處藏菌【附4類水樽藏菌風險】

發佈時間: 2023/12/24

水樽不潔恐致病。美國一名19歲女生持續生病數月,先後出現支氣管炎、鼻竇炎及嚴重喉嚨痛,4度求醫未見好轉,最終發現骯髒的水樽疑為元兇,一處藏大量細菌致病。

同場加映:

管家王|達人拆解3大窗戶滲水急救法效用 包垃圾袋、黐防水膠條、自行搽防水物料【附維修貼士】

{{hket:ul-video id="9794"}}{{/hket:ul-video}}

食用安全|不鏽鋼飲管用足3年,只飲清水懶清潔,32歲女窺探飲管見恐怖一幕,詳情即睇:【下一頁

綜合外媒報道,來自美國喬治亞州雅典的19歲大學女生Kae Smith表示,自己在8月時開始作病,起初只有輕微感冒症狀,然而徵狀持續一周仍無好轉,便到急症室求醫,經檢查後證實為支氣管炎,惟她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後卻出現蕁麻疹。

支氣管炎問題困擾長達3周,她直言比一般發病時間長,隨後更出現鼻竇感染,需再接受抗生素治療,但情況好轉約1周後又再次生病。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r35y54y.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wfqt34t.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r32t2t.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wf2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ty45y.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r23t34t.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t34t43t.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t36y5u.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r2t43t.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r2t43t43t.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y76i67.png"}}{{/hket:inline-image}}

Kae當時病情越來越嚴重,她形容是「一生中最嚴重的喉嚨痛」,先後4度求醫,但仍只獲發抗生素等藥物。期間她懷疑是衛生問題所致,嘗試將長年無洗乾淨的水樽仔細清潔,參考網上資料將水樽矽膠片清洗乾淨,期間她才發現吸嘴原來全是霉菌,甚至已「深入矽膠」之中,她才意識到自己每日使用如此骯髒的水樽飲水。

Kae立即買一塊新的矽膠片更換,並表示:「水樽清潔乾淨後,我的情況就好多了,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生過病。」她藉此呼籲大眾要正確清潔水樽,以避免造成「霉菌中毒」。

影片觀看次數至今已超過330萬,有網民指自己使用同款水樽且有同樣經歷:「我的淋巴結腫大持續6個月了,一直在使用這款水樽喝水」、「為甚麼他們讓水樽這麼難洗?」、「天呀,過去6個月我從未病得如此嚴重過,我現在就是用這款水樽喝水」。

水樽一周不洗含菌量多過廁板

美國評測平台「Treadmill Reviews」早前委託實驗室進行實驗,測試飲管式、扭蓋式、滑蓋式及吸嘴式水樽的含菌量。研究人員每款水樽各備3個,一共測試12個水樽,讓運動員使用水樽1周,期間不可清洗,然後再檢測樽口的含菌量。

結果發現,12個水樽平均每平方厘米有超過31萬CFU,分別為寵物碗(47,383 CFU)、廚房水槽(3,191 CFU)及砧板(6.8 CFU)的6.6倍、98.2倍及4.6萬倍。當中以滑蓋式的樽口最多菌,含菌量超過93萬CFU;至於飲管式水樽則最乾淨,只有25.4CFU,因為大部分的水會隨吸管往下流,接觸口部的位置不容易滋生細菌,但都只比家用廁板少2 CFU。

4款水樽含菌量排名

  • 第1:滑蓋式水樽 約930,000 CFU
  • 第2:吸嘴式水樽 約160,000 CFU
  • 第3:扭蓋式水樽 約159,000 CFU
  • 第4:飲管式水樽 約25 CFU

{{hket:inline-image name="663_600.jpeg"}}{{/hket:inline-image}}

另外,研究人員又發現水樽樽口帶有多種細菌,包括革蘭氏陰性桿菌、革蘭氏陽性球菌等,前者或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可導致肺炎和血液感染等疾病,後者則可導致皮膚感染、肺炎和敗血症;另外亦驗出芽孢桿菌屬細菌及革蘭氏陽性菌,一般對人體無害。

4類高危人士要注意

台灣耳鼻喉科醫生陳亮宇早前在《健康多1點》YouTube頻道中提到,若本身患有牙周病、扁桃腺結石、鼻竇炎、胃酸倒流的人士,由於他們的口腔更易成為細菌滋生溫床,水樽衛生情況更嚴重,提醒習慣使用自攜水樽者,應每日清洗水樽及烘乾再用。

選購及清潔水樽貼士

本港資深家務助理導師張鳳娟(Winnie)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時,曾分享選購及清潔水樽的貼士,而日常用品中更有不少都能幫助除味去垢。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開學準備 ︳買兒童水樽注意,部分款樽蓋易藏菌,一周不洗含菌量多過廁板【附除異味貼士】,詳情即睇:【下一頁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撰文:蘇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