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胰腺假性囊腫 壓迫胃部 新型支架助引流積液 減輕症狀

發佈時間: 2023/11/29

聽到「囊腫」二字,或會聯想到嚴重疾病,尤其是胰臟這個負責分泌的器官,但原來胰臟囊腫可以有「真」亦有「假」,其中假性胰腺囊腫並沒有惡性(癌變)傾向,很多時是由膽結石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導致。近年,有形狀如啞鈴般的支架,有助引流囊腫的積液至消化道,減低胰腺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胰腺位於腹部中心位置,與肝膽位置接近,所謂「胰腺假性囊腫」,就是指胰腺周邊出現腫脹,主要是胰腺發炎或損傷引起。外科專科醫生朱嘉運指出,胰腺假性囊腫很多時與急性胰腺炎有關,並會因此在胰腺附近產生積水,如果經過四星期,積水沒有自行退散,就有機會形成胰腺假性囊腫。此外,若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創傷、腫瘤及胰管阻塞等,也有可能增加此症病發風險。

胰腺炎致囊腫形成
數字上,胰腺假性囊腫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有0.5至1宗病例,惟朱醫生指,香港膽囊結石個案普遍,換言之,出現急性胰腺炎以至胰腺假性囊腫的機會亦會較高,加上前者有機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其嚴重性不容忽視。

如何得知自己患上胰腺假性囊腫呢?朱醫生表示,此狀未必有明顯病徵,除非囊腫體積較大、壓著胃部或阻塞膽管,才會引起胃脹、消化不良、噁心,甚或膽管閉塞而出現黃疸,最嚴重時,積液可能會流入腹腔併發腹膜炎,最終引起感染。

由於胰腺囊腫可以分為假性、真性及囊性腫瘤,故此醫生必須透過影像或介入性檢查,作出準確診斷。朱醫生指出,假性囊腫的形成不同於真正囊腫,它是由周邊組織例如纖維組織或炎性組織所形成;真性囊腫屬於胰腺細胞包圍之囊腫;囊性腫瘤則由管內乳突狀黏液瘤所導致,後兩者均有惡性傾向,除了磁力共振及抽血,患者亦要接受內視鏡檢查,評估囊腫及積液的特性,從而制訂相應治療方案。

啞鈴狀支架療效快
治療胰腺假性囊腫需要視乎其體積及嚴重程度,朱醫生舉例,體積較小的囊腫有機會自然消失,部份個案或需要服用抗生素抑制炎症,至於嚴重個案,則需要置入支架疏導積液。

傳統上,會在患者的胰腺與胃後壁之間置入塑膠支架,原理好像架設一條通道,引流積液至消化道,同時減輕徵狀。近年則有新式的啞鈴狀金屬支架,兩邊隆起,中間位置較窄,其設計可以更好地適應胰腺假性囊腫的形成及位置,確保液體順利排出,加上內壁內徑較大,能在短時間內引流積液,療效得以提升。

朱醫生補充,使用哪款支架需要視乎病情,術前需要空腹至少6小時,術後4至6個星期則需要取出支架,以免出現移位、穿刺或破損問題。一旦患者病情趨於嚴重,就需要進行手術處理。

備注︰朱嘉運醫生提醒,治療胰腺假性囊腫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