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柏金遜症|港大調查揭7成人忽視4大早期先兆 出現便秘憂鬱嗅覺失靈要小心

發佈時間: 2023/10/27

香港大學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雖了解手震、拖步等屬柏金遜症症狀,但逾7成人忽略發惡夢、便秘、憂鬱及失去嗅覺4大先兆。有患者說自己在確診時,始發現有些前期症狀早於十多年前已有跡可尋,惜認識不足錯過治療良機。

同場加映:
管家王|菲傭印傭孟傭有何分別?「外傭達人」拆解學歷、生活習慣、培訓大不同

{{hket:ul-video id="9415"}}{{/hket:ul-video}}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護理學院於今年8月至9月進行調查以了解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調查訪問334名18歲或以上人士,結果顯示在柏金遜症眾多症狀之中,與身體動作有關的症狀最為人認識,包括「手腳顫抖」(90%)、「碎步/拖步」(77%)、「緩慢」(75%)。這些症狀在醫學上一般被統稱為「動作功能症狀」(motor symptoms),是用作臨床診斷柏金遜症「震、慢、硬」的主要評估範疇。

僅兩成多人了解動作功能前期症狀

不過,調查發現受訪者對於「動作功能前期症狀」認知較低,只有2成多或以下受訪者能正確指出以下的前期症狀可能與柏金遜症有關,包括抑鬱/憂慮(24%)、睡夢中手舞足蹈(17%)、便秘(15%)、嗅/味覺失靈(13%)及發惡夢(9%),反映大眾對柏金遜症的先兆缺乏認知。

是次調查亦發現,有超過6成(64%)受訪者(非柏金遜症患者)認為自己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不大;8成多(82%)柏金遜症患者表示在確診前尚以為自己患症的機會不大,反映大部分人從未想像過自己患上柏金遜症。

雖然長者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較大,70歲或以上人士約每30人中有1人,惟病症仍有機會在較年輕人士身上出現;60歲後約每400人中有1人、50歲後約每900人中有1人、40歲後則約每2400人中就有1個。此外,動作功能前期症狀有機會於「震、硬、慢」徵狀出現前10至20年已存在,故提升大眾對此症的認識及風險管理的意識就變得重要。

嗅覺味覺破壞亦為柏金遜症先兆

患有柏金遜症7年多的紹雄(化名)表示,他在退休幾年後發現自己半邊身乏力,經脊醫及鐵打治療良久也未見改善,直至有物理治療師提出他可能患上柏金遜症,他才正式向老人科求醫再被轉介至腦神經科跟進,並在確診柏金遜症後才發現有些前期症狀於10多年前已有跡可尋。他憶述:

「當時同老婆阿女去買鞋,她們突然快步走出店舖,我覺得莫名其妙。事後她們驚訝向我表示『有冇搞錯?隔籬男人除咗對鞋咁臭都聞唔到』!」

期間,紹雄已經「食嘢無乜味」,當時還以為自己「食辣太多」破壞味蕾。此外,他於未確診前經常發惡夢及夢遊,更曾因此從床上摔下。他表示當時並不知道這些都可能是柏金遜症的前期症狀,亦不了解柏金遜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郭欣欣博士指出,近年柏金遜症研究發現了不少動作功能前期症狀,若患者及早察覺就醫評估,就能提早進行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在「震、硬、慢」症狀出現前已有所準備。不過,現時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貧乏,大部分人都不了解柏金遜症前期徵狀。

拆解柏金遜症

根據衞生署資料,柏金遜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好發於年老者,平均病發年齡約60至70歲。柏金遜症可以分為原發性及誘發性兩類,而社會上大部份患者都是原發性,發生原因目前醫學界未有一致的結論,只知道是由於腦內部份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引致一些稱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致患病,誘發性的案例較少,普遍由藥物如長期服用的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因素引起。

柏金遜症主要有以下4大症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p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1_600_6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2_600_6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3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5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現階段雖未有任何根治原發性柏金遜病的有效方法,不過目前主要有4種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有助達到控制病徵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減輕震顫情況,從而減低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藥物通常需要長期服用,切勿自行中止服用,否則或會令病情反覆。

物理治療:由治療師為患者評估活動功能及設計個人化的復康運動計劃,提供肌肉關節、姿勢及步姿的鍛煉;指導正確位置轉移及助行器具使用技巧,從而增加患者活動能力、減低跌倒的機會。

職業治療:由治療師分析患者起居生活及實際家居環境所遇到的各種障礙,透過使用輔助器材及改善家居佈置,減低患者的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心理輔導:在心理上,患者會容易有抑鬱情況,故此家人的支持和安慰非常重要;照顧者也可能會因過度的壓力而感到沮喪,而能夠提供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士能夠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輔導方案、改善心理狀態。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