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港女大埔買泡菜疑中伏 包裝膨脹現怪味憂變壞 業界揭真相教1招正確保存

發佈時間: 2023/10/26

韓國美食一直有不少港人捧場,有港女近日購買了一包預先包裝的泡菜,經雪櫃保存數天後,泡菜的包裝袋竟離奇「脹爆」,打開袋後所散發的味道亦似乎有異,令她憂慮泡菜已經變壞。對於事主的疑慮,韓國泡菜品牌宗家府曾分享指,其實泡菜包裝發脹實屬正常現象,並建議一個保存貼士有助減低發脹速度。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新手爸難兼顧工作與家庭 醫生拆解3大難題+1招增湊B信心

{{hket:ul-video id="9405"}}{{/hket:ul-video}}

於短期租檔購買

事主上周六(21日)在Facebook群組「大埔人大埔谷」發帖指,涉事泡菜是她上周二(17日)在大埔廣福道一個短期租檔購買。由於她之前曾買過類似產品感覺味道不錯,於是這次「無諗太多就買咗,結果瀨嘢」。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4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g"}}{{/hket:inline-image}}

從她分享的照片可見,涉事泡菜的包裝袋呈「脹爆」狀態,袋上貼有「24年3月30日」的標籤,相信為有效食用日期。當事主發現泡菜包裝袋離奇「脹爆」後,即根據袋上資料聯絡生產商,不過袋上所列出的電話及網址均並不存在,她表示:

「我唔係話包泡菜或者間公司一定有問題,只係一個唔存在嘅電話號碼真係令我無晒信心。與其一邊食一邊懷疑,食得唔安樂,不如唔好食。」

而打開包裝後,她更聞到一股疑似怪味,「我打開嗰陣都覺得同以前買嘅泡菜氣味有啲唔一樣,但唔敢講係咪自己心理作用,點都好,都唔打算要。」

對於事主的經歷,有網民表示:「泡菜包裝袋會發脹其實是正常情況」、「泡菜會繼續發酵,所以個袋會脹起,換入個密實盒封存就得」、「打咩電話,剪開佢食啦」,但亦有網民認為:「食落肚嘅嘢小心為妙,要保重身體」、「已壞,不要吃,會中毒」。另有網民找到涉事泡菜生產商的聯絡方法,不過資料的確與包裝上不同,建議事主再向生產商查詢,又提醒事主避免再到短期租檔購買食品。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6.jpg"}}{{/hket:inline-image}}

冷藏於0-4℃ 降發酵速度

對於泡菜包裝袋「脹爆」的疑問,韓國泡菜品牌宗家府曾經在社交平台表示其實屬於天然正常現象。因為泡菜在包裝後仍會持續發酵,過程中會繼續釋放氣體,導致包裝袋「脹爆」。持續發酵嘅泡菜,味道會較酸,較適合用作泡菜湯或火鍋。

如想降低泡菜天然發酵速度,宗家府建議需要將泡菜冷藏於0至4℃溫度,以保持最佳風味。至於如果不慎因存放條件不足而遇到泡菜包裝膨脹,宗家府指出盡速開封洩出氣體,並將泡菜移至食物盒中或其他適合的器皿繼續以冷藏保存,以免過多氣體造成包裝破裂,但強調泡菜仍可安心食用。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