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名21歲女生發現頸部淋巴出現結腫,長出顆狀物,因以為只是蛀牙或感冒所致而一直未有理會,但症狀持續3個月未有紓緩。最終經求醫證實,原來她患上甲狀腺癌,讓年紀輕輕的她大受打擊,甚至一度閉關在家。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產後媽媽易下腰痛+滲尿 2組簡單動作收緊盆底肌助改善
{{hket:ul-video id="9395"}}{{/hket:ul-video}}
顆狀物3個月沒消腫
台灣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生在個人網站引述上述個案,指該名女生自發現淋巴結腫、長出顆狀物3個月後,不但持續沒消腫,甚至有「跑出第2顆」的蔓延跡象。陳醫生檢查發現,女生的甲狀腺長有甲狀腺乳頭狀腫瘤。
幸經手術後,她的康復進度良好。不過,她深感自己年紀尚輕卻患上癌症,因而變得憂心忡忡,每天都把自己封閉在家,很多事都不敢做,也不敢交朋友。不過陳醫生鼓勵指,其實她非常幸運的,因為很多在年輕時出現的癌症,症狀一般都較嚴重。而且,甲狀腺癌是當中極少數治癒率較高的癌症。
目前,該女生已經結婚生子,而且還準備生第二胎。因此,陳醫生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出現淋巴結腫,宜盡早求醫。
甲狀腺癌3大種類
據本港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20年共有978宗甲狀腺癌新症,當中男性佔203宗,女性則有775宗,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0.3比1,死亡數目則有46宗。
早前,本港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向《晴報》指,甲狀腺癌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型:
1. 高分化甲狀腺癌,生長速度較慢,又分為乳頭狀腫瘤及濾泡狀腫瘤。最常見的是乳頭狀腫瘤,約佔整體甲狀腺癌的85%。
2. 甲狀腺未分化癌,生長速度快及致命率高。
3. 甲狀腺髓質癌,較多見於遺傳性的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症。
常見徵狀包括: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jpg"}}{{/hket:inline-image}}
治療甲狀腺癌的方法,王喬峯醫生表示取決於病人的情況,如腫瘤大小、種類、病人的身體狀況等。根治方法包括手術切除,部分病人術後需要接受放射碘治療、甲狀腺荷爾蒙補充等。
當中,放射碘治療是一種體內放射治療,患者接受碘治療時須在醫院進行保護性隔離。而根據腫瘤大小和抽針檢查的結果,醫生會決定切除受影響的一邊甲狀腺,還是整個甲狀腺,以及應否進行頸部淋巴結切除。若決定清除整個甲狀腺,術後需以甲狀腺賀爾蒙代替治療,而部分病情嚴重的情況會使用較高劑量的甲狀腺素,有助抑制腫瘤復發。
40歲以上屬高風險群組
王喬峯醫生指出,甲狀腺癌的復發率取決於患者的健康狀況、年齡、腫瘤類型等因素。通常,甲狀腺癌的復發率相對低,但對一些高危患者來說,復發的風險可能會較高。若甲狀腺癌復發,患者往往需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透過手術再度切除腫瘤組織。
至於成因,王喬峯醫生表示大部分高分化甲狀腺癌的成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家族遺傳、曾暴露於高劑量的放射線、飲食中碘缺乏或過量都可能增加患這病的風險。此外,40歲以上的人亦屬甲狀腺癌的高風險群組。目前仍未有特定方法預防甲狀腺癌,但可藉以下方法降低患病風險:
1. 定期進行甲狀腺檢查。
2. 對頸部腫塊提高警覺性,有助及早發現和治療甲狀腺問題。
3. 飲食方面,應均衡飲食和注意碘的攝入,避免過量攝入含碘鹽的食物,如紫菜、海帶等,特別是曾患有甲狀腺問題或有家族史的人。
4. 盡量避免暴露於致癌物質和不必要的電離輻射,以降低患病的風險。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
網絡熱話|男童北角單車徑踩單車 1原因遭5老翁輪流指罵 疑不忿被拍片推跌男童 |
|
-
-
-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網絡熱話|男童北角單車徑踩單車 1原因遭5老翁輪流指罵 疑不忿被拍片推跌男童
|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
好人好事|女子油麻地路邊暈倒途人合力施援 80後小紅書男感動:香港人的善良是刻在骨裏!
|
-
名人健康丨曾擁逾500名女友 69歲歌王驚患膀胱癌歷30次電療嘆:性能力變差
|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癌症年輕化|頸部腫脹生「一粒嘢」 21歲女以為感冒 3個月未癒求醫揭甲狀腺癌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 D231028
癌症年輕化|頸部腫脹生「一粒嘢」 21歲女以為感冒 3個月未癒求醫揭甲狀腺癌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台灣一名21歲女生發現頸部淋巴出現結腫,長出顆狀物,因以為只是蛀牙或感冒所致而一直未有理會,但症狀持續3個月未有紓緩。最終經求醫證實,原來她患上甲狀腺癌,讓年紀輕輕的她大受打擊,甚至一度閉關在家。同場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638954%2F%E7%99%8C%E7%97%87%E5%B9%B4%E8%BC%95%E5%8C%96%EF%BD%9C%E9%A0%B8%E9%83%A8%E8%85%AB%E8%84%B9%E7%94%9F%E3%80%8C%E4%B8%80%E7%B2%92%E5%98%A2%E3%80%8D%20%2021%E6%AD%B2%E5%A5%B3%E4%BB%A5%E7%82%BA%E6%84%9F%E5%86%92%20%203%E5%80%8B%E6%9C%88%E6%9C%AA%E7%99%92%E6%B1%82%E9%86%AB%E6%8F%AD%E7%94%B2%E7%8B%80%E8%85%BA%E7%99%8C
https://skypost.hk/article/3638954/癌症年輕化-頸部腫脹生-一粒嘢-21歲女以為感冒-3個月未癒求醫揭甲狀腺癌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35000/3638954/555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35000/3638954/
健康
腫瘤及癌症
514
3638954
514
51400300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健康問題,女生話題,致癌物,手術,治療,癌症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實體詞,有害化學物/毒品,致癌物,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治療,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
健康,女生
甲狀腺癌 甲狀腺 醫生 腫瘤 治療 醫院 患者 手術 中心 王喬峯 顆狀物 女生 當中 癌症 台灣 頸部 晴報 情況 方法 種類 病人 類型 風險 劑量 狀況 甲狀腺癌新症 敏盛 飲食 以下 統計
2023-10-28
癌症年輕化-頸部腫脹生-一粒嘢-21歲女以為感冒-3個月未癒求醫揭甲狀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