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心臟病恐隨時誘發猝死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接受《晴報》訪問時指出,猝死成因大多是由於心跳不正常,引發昏厥情況所致,而病發後5分鐘屬黃金急救時間;假如期間經急救仍未能復甦,時間越長,情況恐越來越危險。雖然如此,一般病情較穩定患者,只要控制好風險因素管理,壽命一般與正常人相差不大。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心臟病一定危急死亡率高?醫生拆解3大控病關鍵
{{hket:ul-video id="9255"}}{{/hket:ul-video}}
心臟病並不等於冠心病
曾醫生表示,心臟病屬於醫學上一種統稱,泛指心臟血管疾病,例如心率問題、心瓣問題等,通通都被歸納為心臟病;惟坊間大眾提及心臟病,普遍會認為等同「冠心病」。
假如患上冠心病,患者心口中間位置會出現「被重物壓住」的鈍痛感,有時痛楚甚至會蔓延至下巴、膊頭及背部。曾醫生指出,有部分患者雖然未必會感到心口痛,但卻會出現以下多個徵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0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7.jpg"}}{{/hket:inline-image}}
曾醫生續指,病人一旦確診心臟病,多數會先檢查風險因素,例如是否患有糖尿、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情況,如果存在相關問題,則會建議病人改善健康習慣,例如飲食方面要控制糖分、脂肪含量及鹽分攝取,避免過量攝取。
心臟病病患仍可做運動
不少人誤以為心臟病病人不可進行運動,但曾醫生解釋指,即使患有心臟病,其實亦建議每周可抽出4至5日時間,來進行一些帶氧運動,例如急步行、輕微緩步跑、踩單車、游泳等運動;心臟病發者,醫生亦會評估病人心臟功能整體情況,再作出相關建議,例如建議病患先由低強度運動做起,之後再隨身體適應性,慢慢增加運動強度。
曾醫生建議,病人如有任何懷疑,應諮詢醫生意見,了解一下自己是否適合進行某些特別運動。除了運動之外,吸煙亦屬於極大風險因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如有吸煙習慣建議必須戒煙。
3招減輕心臟病發作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6.jpg"}}{{/hket:inline-image}}
心臟病發5分鐘內定生死?
心臟病發作或會引發猝死風險。曾醫生解釋指,多數心臟病患者猝死成因,大部分是由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所引起,通常是指心臟血管因突然閉塞,導致心臟缺血、出現混亂訊號,令心臟跳動變得不正常、血液無法正常輸送到達其他器官及大腦,從而引發突然昏厥的情況。
如患者出現類似情況時,身邊人應儘量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即發病首5分鐘時間,於現場即時進行心肺復復甦,以維持患者血液循環、減低腦部缺氧風;假如病人經過長時間急救,仍未能順利復甦,情況則會變得非常危險,而患者腦部恢復之前功能的機會亦會逐漸減小。
曾醫生建議大家,見到途人因心臟病昏倒失去反應時,可以第一時間電召救護車求助,之後再檢查對方脈搏。附近如有自動心臟除顫器(AED),只要將除顫器貼於病人身上,除顫器便會自動偵測病人心跳;如果偵測到心跳不正常,機器會有指示教導協助人士如何運作機器。假如不懂操作亦不必勉強,最重要仍是盡快聯絡醫護人員,將病人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心臟病未必影響壽命
有關心臟病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以冠心病為例,首先需要控制風險因素,例如糖尿病、血壓高、膽固醇等都要做好把關;另外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例如抗血小板藥、膽固醇藥等,皆屬於治療冠心病常用藥物。
有人認為,心臟病人體強多病、壽命較短。曾醫生表示,急性心臟病患者一旦病發,一年內死亡率約5%至10%,視乎患者危急情況、以及嚴重程度而定;但病情較穩定的冠心病患者,只要跟足醫囑服藥、控制好風險因素管理,例如糖尿病、血壓高、膽固醇,病情控制夠足夠理想,平日又多做運動兼無吸煙習慣,其實病人壽命一般與正常人相差不大。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
Healthy Life|無私「身教」未來醫生 港大防腐師揭秘「大體老師」2年任務 坦言:捐贈最大挑戰在家屬 |
|
-
凍齡女神丨43歲前TVB落選港姐近況曝光佛山擺攤 屢傳整容失敗認恨嫁有錢人 |
|
-
奪命火警︱旺角洗衣街住宅單位疑電風扇起火 一家四口3死1傷 |
|
-
媽媽谷熱推純天然孕婦鈣片 擺脫產後掉髮牙鬆命運 Holdbody純天然孕婦鈣限時9折優惠 |
|
-
調查:近六成受訪者稱飲用水曾出現異常 留意食水質量 為健康添保障 |
|
-
明星健康|樂壇天后晒染血紙巾照 接受放血揭健康隱憂:慶祝我仲有生命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Healthy Life|無私「身教」未來醫生 港大防腐師揭秘「大體老師」2年任務 坦言:捐贈最大挑戰在家屬
|
-
凍齡女神丨43歲前TVB落選港姐近況曝光佛山擺攤 屢傳整容失敗認恨嫁有錢人
|
-
奪命火警︱旺角洗衣街住宅單位疑電風扇起火 一家四口3死1傷
|
-
媽媽谷熱推純天然孕婦鈣片 擺脫產後掉髮牙鬆命運 Holdbody純天然孕婦鈣限時9折優惠
|
-
調查:近六成受訪者稱飲用水曾出現異常 留意食水質量 為健康添保障
|
-
明星健康|樂壇天后晒染血紙巾照 接受放血揭健康隱憂:慶祝我仲有生命
|
-
護心食物|每日吃1種水果! 男子3個月逆轉高血脂 醫生大讚:護心水果霸主
|
晴報醫療室|心臟病恐誘猝死 病發5分鐘定生死?醫生拆解6大危險徵狀+3招減風險
晴報醫療室|心臟病恐誘猝死 病發5分鐘定生死?醫生拆解6大危險徵狀+3招減風險
患上心臟病恐隨時誘發猝死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接受《晴報》訪問時指出,猝死成因大多是由於心跳不正常,引發昏厥情況所致,而病發後5分鐘屬黃金急救時間;假如期間經急救仍未能復甦,時間越長,情況恐越來越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624398%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5%BF%83%E8%87%9F%E7%97%85%E6%81%90%E8%AA%98%E7%8C%9D%E6%AD%BB%20%E7%97%85%E7%99%BC5%E5%88%86%E9%90%98%E5%AE%9A%E7%94%9F%E6%AD%BB%EF%BC%9F%E9%86%AB%E7%94%9F%E6%8B%86%E8%A7%A36%E5%A4%A7%E5%8D%B1%E9%9A%AA%E5%BE%B5%E7%8B%80%2B3%E6%8B%9B%E6%B8%9B%E9%A2%A8%E9%9A%AA
https://skypost.hk/article/3624398/晴報醫療室-心臟病恐誘猝死-病發5分鐘定生死-醫生拆解6大危險徵狀-3招減風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20000/3624398/og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20000/3624398/
健康
心臟健康
503
3624398
514
514003004
健康 心臟健康
健康問題,兒童健康,治療,痛症,冠心病,醫生,脂肪,糖尿病,運動,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兒童健康,健康醫療,治療,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痛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冠心病,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營養素,脂肪,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糖尿病,實體詞,興趣,運動,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膽固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高血壓,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心臟病
心臟病 病人 患者 醫生 情況 建議 冠心病 心臟 運動 風險 時間 因素 問題 晴報 膽固醇 習慣 疾病 壽命 機器 血管 功能 血液 成因 病患 醫學 重物 鈍痛感 痛楚 自家 節目
2023-10-06
晴報醫療室-心臟病恐誘猝死-病發5分鐘定生死-醫生拆解6大危險徵狀-3招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