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高齡化 慢性共病風險高

發佈時間: 2023/08/08

隨著人口老化,愛滋病病毒感染人士的高齡一族越來越多。他們面對的健康挑戰比一般人更嚴峻,除了要抑制HIV病毒,患上慢性共病的機會亦較高,或需要服用大量藥物控制病情。醫生指,要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採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並確保患者定期服藥,是治療的關鍵。

調查:近半HIV感染者有兩種以上共病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即愛滋病病毒,簡稱HIV,可攻擊人類的免疫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作。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徐詩駿醫生指,HIV會破壞幫助身體抵抗病毒的CD4 T細胞,當這種細胞越少,免疫系統便會越弱。「若感染者沒有得到妥善治療,當CD4 T細胞計數低於200或出現嚴重的感染或癌症,就會診斷為愛滋病。」

愛滋寧養服務協會的調查訪問了110位HIV感染者,當中超過一半是50至69歲,近五成受訪者患有一種慢性疾病,超過三成患有兩種,近兩成患有三種,近半成人更患有四至六種。而最常見的慢性共病是高血脂及高血壓,有近三成人需要服藥控制病情;約一成半人則需服藥控制糖尿病。徐醫生續指,外國研究亦發現,50歲以上的HIV感染者,患慢性共病的機會比年輕感染者高近5倍,而他們最常患上的是高血壓、心肌梗塞、腎衰竭等慢性病。

長效針劑新療法 只需每兩個月注射一次
目前愛滋病的標準療法,是俗稱「雞尾酒療法」或「混合療法」的抗病毒混合治療,即選取兩種或三種抗病毒藥物,並需每天服用。但對於年長並同時面對慢性共病威脅的患者而言,他們可能要服用多顆藥丸,有機會引致藥物相互作用,增加毒性,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亦可能受影響。新型的抗病毒藥物可將兩種或三種藥物成分融合於一顆口服複方藥丸內,比較方便,可減低患者漏服的情況及藥物毒性。

現時亦有長效針劑藥物供患者選擇,療程為每兩個月注射一次,適用對象與服用複方藥丸大致相同,可減少感染者每天服藥或因收藏藥物而引起的精神等問題,為有不同需要的感染者提供多一個治療方案的選擇。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亦於近年提出了「90%病毒量受抑制的感染者有良好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目標,希望HIV感染者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藉此改善生活質素。

HIV感染者高齡化 勿輕視
除了藥物,社區支援亦是重要一環。愛滋寧養服務協會項目總監許思柔小姐指,他們中心的服務對象有多於7成個案屬於50歲以上,有些患者甚至在60多或70歲才發現自己感染HIV。「隨著藥物進步,很多感染者的壽命都延長了,有些個案已經80歲,甚至90歲也有。而且他們的照顧者,可能是其伴侶,同樣也是高齡人士,很需要社區幫助。」除了面對慢性共病,年長的患者亦有肌肉流失問題,跌倒風險較高,因此中心有不少服務,包括物理治療及復康治療等,全面支援患者。

{{hket:inline-image name="a.jpg"}}{{/hket:inline-image}}

▲左起: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愛滋寧養服務協會項目總監許思柔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