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適時及早注射胰島素降血糖 或有助調節胰臟功能 長遠控制病情更理想

發佈時間: 2023/09/28

{{hket:youtube id="xeGLu3v2fPI"}}{{/hket:youtube}}

當身體血糖過高,身體胰島β細胞就如「血糖管理員」,分泌胰島素助血糖回落,以免血液中的過多糖分破壞各項身體機能。9成的糖尿病個案為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島素阻抗問題,即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較低。胰島β細胞因而需要「加班」,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方可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呂德威醫生表示:「如果身體持續處於高血糖的水平,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可受影響。適時及早注射胰島素有助盡快將血糖控制於正常水平,⼀方面可減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另一方面可讓胰島β細胞有喘息的機會,長遠地有助糖尿病病情管理。」

糖尿病欠妥善管理可致全身多種併發症
胰島位於胰臟,其主要細胞是胰島β細胞,每天負責分泌胰島素,將血液內的糖分吸收到細胞內,這機制幫助體內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但是多數糖尿病患者因為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導致這個機制失衡,令血糖水平失控。呂醫生指出:「體內過多的葡萄糖會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包括中風、心臟病、周邊血管阻塞、糖尿上眼、糖尿腎和神經線病變。」如果病情控制欠佳,再加上遇有感染情況,可以令血糖飆升,誘發如糖尿酮酸中毒症的急性高血糖併發症。

適時及早使用胰島素助調節胰臟功能
糖化血紅素(HbA1c)是確診和監察糖尿病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糖化血紅素數值越高,便代表血糖數值越高。指數6.5%或以上為確診糖尿病的指標。⼀般建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素數值控制於7%內,以降低患上各種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當身體持續處於高血糖水平,胰島β細胞功能可受影響。所以尤其是血糖水平很高的糖尿病患者應適時及早使用胰島素以盡快控制血糖水平。此治療⽅案一方面減低高血糖對身體的影響,另⼀⽅面亦可幫助胰島β細胞減低⼯作量,暫時有空間喘息休養,使胰島β細胞的功能有機會得以恢復。

針劑直接補充胰島素助長遠病情管理
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眾多,醫生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歷及糖尿病病情而制訂治療方案。當中面世多年的胰島素針劑,現時在糖尿病病情管理中仍舉足輕重。因為它能直接補充胰島素,尤其是本身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已確診糖尿病多年的患者,注射外來胰島素能直接補充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不足。呂醫生解釋:「口服藥物的其中一些主要機制包括刺激胰島素分泌或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不過,部分患者的根本問題是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因此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所以在制訂治療方案前,醫生會清楚了解各患者的糖尿病病情,以對症下藥。

個案︰胰島素未必等於「打一世」
王先生今年約50歲,患有肥胖症,兩年前因為多尿、口渴和消瘦而求醫,抽血發現其空腹血糖16mmol/L,糖化血紅素高達15.6%,餐後血糖更高於30mmol/L,故被安排入院接受治療。醫生為他處方胰島素,以盡快將血糖控制於正常水平,亦處方二甲雙胍以進一步控制血糖,出院時需打1天4針的胰島素。

及後半年他的糖化血紅素已大幅下降至5.7%,所以醫生逐步為他簡化胰島素治療方案至每天只需注射一劑長效胰島素,同時加入口服糖尿藥DPP4抑制劑。此外,驗血結果顯示他仍然有一定的胰島素分泌功能,所以後來不需要再注射胰島素,主要以兩種口服藥持續控制血糖,兩年後他的糖化血紅素仍維持在5.9%的理想水平。
 

{{hket:inline-image name="700WDrDavidLuiV2.jpg"}}{{/hket:inline-image}}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呂德威醫生

以上資訊由呂德威醫生提供
MAT-HK-2300173-1.0-06/2023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