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心肺評估 + 度身訓練 提升病人體能 減手術風險

發佈時間: 2023/07/07

術前心肺評估 + 度身訓練 提升病人體能 減手術風險

接受手術對大部分病人,特別是癌症患者,為最徹底的治療方法,惟手術風險不少,併發肺炎和心臟病等機會也較高。新界西醫院聯網2019年成立聯網中首個術前心肺預健醫療團隊,為有需要接受大型複雜手術的高風險病人,進行術前心肺評估,並「度身訂造」一系列術前預健訓練,助他們在短時間內提升體能和降低手術風險,截至上月已逾700名病人受惠。

體能某程度上能反映一個人承受手術的能力,新界西醫院聯網早在2013年已在胸肺手術上展開術前心肺預健先導計劃,4年前更擴展至所有手術,並成立術前心肺預健醫療團隊,為整個醫管局聯網中的先鋒,更獲選為醫管局傑出團隊2023。

新界西聯網 首設術前心肺預健醫療團隊

約50名麻醉科、內科及康復科、物理治療等團隊,為年長及有多項重症紀錄的高風險病人,進行術前心肺運動測試,按每名病人的心臟、血管和呼吸系統負荷水平,制定個人化術前預健訓練,包括藥物治療、呼吸訓練、帶氧運動如踩單車、步行等,並按需要調節強度,助其體能達到最佳狀態,降低接受各種手術及引致併發症的風險。

團隊截至上月已服務逾700人,一半以上為70歲以上長者,7成人經評估後進行適度家居訓練和跟進,便可接受手術;3成人則因起初評估不達標,須接受術前預健,才再進行手術,當中接受門診及住院服務者各半,費用為一般門診或住院收費。

新界西醫院聯網麻醉科及手術室服務部顧問醫生林嘉雯指,以往病人如要接受術前心肺評估,一般只能作單一器官檢測,如肺功能測試、心臟超聲波等,未能全面反映其承受手術能力和術後狀態,要「估估下」,惟透過跨專科合作能提供一站式評估,準確模擬身體接受手術時的情況。

跨專科合作 準確模擬手術時身體情況

林稱,腫瘤科病人一般僅有2至3周把身體狀態調整至最佳以接受手術,若訓練強度有誤,將構成影響。團隊2021年重組架構,麻醉科一發現病人有腫瘤或需做手術切除時,便立即轉介,不再待手術前才通報,成功把可訓練時間由2周延至6周;醫生又會助病人調整藥物控制病情,確保可承受訓練和手術。如有患嚴重肺氣腫的肺癌病人,6分鐘只能步行200米,被評定肺部切除手術風險極高;幸入院經藥物調節,加密體能及呼吸訓練後,表現改善,最後順利完成手術。

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朱振國亦指,以往若遇上複雜臨床狀況影響手術風險,麻醉科會向個別專科或專職醫療部門求助,但待風險因素如高糖血等在治療後可控時,病人只剩很少時間提升體能,惟跨專科團隊現可爭取訓練與術前治療同步,爭分奪秒改善病人狀態。病人最少要進行術前預健2至3周,每次1至2小時,有個案則需接受長達12周,但未必所有病人身體狀況能提升至可接受手術程度,惟林強調,預健可減少術後死亡率和應對併發症的人力物力,兩者需平衡。

不少長者獨居,即使能承受手術,也未必能獨自應付術後情況。朱指,透過術前預健,他們建立很好體能基礎,亦加快術後復元進度;持續評估和訓練更可讓病人與家屬,及早商討其他治療方案、有更多情緒支援等。

記者:梁薾心

美術:招潤洪

術前心肺評估 + 度身訓練 提升病人體能 減手術風險

新界西醫院聯網術前心肺預健醫療團隊,獲選為醫管局傑出團隊2023。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