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蜂類避之則吉,擔心被螫傷。有屋主在住處外發現一個蜂巢,體積巨大,形容「約一節手指尾長」,欲知其品種。有滅蟲專家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該蜂巢屬於果馬蜂巢,一個巢穴可住多達100隻蜂,由於果馬蜂具有攻擊性,市民遇到時必須注意「三不」,以免被螫傷。
同場加映:
管家王|藝人經理人守護狗場過百毛孩 願為「大樹下」奉獻餘生
{{hket:ul-video id="8583"}}{{/hket:ul-video}}
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滅蟲關注組」以「代客求救」發帖,指客人住處外出現一個蜂巢,從照片所見,水泥牆角位置有一個灰褐色的蜂巢,上面至少有11隻黃色的蜂,體形頗大。版主表示該蜂類約一節手指尾長,未知其品種,遂詢問網民:「想請教一下大家,呢竇係邊一隻峰種?」他又指巢內蜂的為數不少:「佢(客人)今日走去數,話上次有6隻今日19隻。」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不少人該蜂種外形龐大可怕,猶如「戰鬥機」一樣,「好恐怖呀,一隻隻好似戰鬥機咁」、「一隻隻戰鬥機咁戰鬥格到不得了,千祈咪搞佢」、「好恐怖,第一眼望以為蜘蛛」。有人指該蜂種貌似黃蜂或胡蜂,亦有人指似馬果蜂,指若不慎被螫傷皮膚會疼痛難當,「畀佢針過,真係好痛」、「果馬蜂,畀佢針過一次!隻腳腫晒痛到入骨,瞓床瞓咗幾星期,行唔到」,並建議屋主找專業人士處理,或請食環處前來幫忙。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7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一個巢可住100隻果馬蜂
「觀林蟲害」鄭國鏗(Henry)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圖中的蜂背有三氣黑直間、眼睛黃白,相信是屬胡蜂類的果馬蜂。他指當天氣不穩時,蜂類會預先尋覓安全地點「搬竇」,每日可來回上千次搬運材料築巢,而巢穴通常都較堅硬,每個蜂巢約有80至100隻蜂居住。
遇到時注意「三不」
Henry提醒,所有胡蜂都有機會攻擊人類,雖然果馬蜂不會主動出擊,但其警覺性高,有人靠近時會作出戒備,如以棍去觸碰巢穴,有機會引出大量果馬蜂群起攻擊;因此他提出「三不」建議︰不要主動接觸蜂巢、不要打開鄰近窗戶,更不要噴殺蟲水驅趕,
「如果用錯殺蟲水,殺唔死不特止,仲會攻擊嗰個人,唔止1隻蜂, 一出就10幾、20隻!」
他又提醒,一般居民沒有合適保護裝備、專用工具和藥水,加上果馬蜂有別一般蜜蜂,體型較大且危險性較高,可以連續螫人,被螫後有機會出現紅腫,易敏感者甚至有致命風險,遇到時不宜自行清理,應盡快找專業人士跟進。
「火攻」、「煙攻」可行嗎?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副會長陳偉強稱,不建議使用殺蟲水或噴灑清水對付蜂群,此舉可能會令蜂群亂飛。對於有人提出用「火攻」,他指用火危險性高隨時引發火警,而「煙攻」確實可令蜜蜂失去抵抗和活動能力,然後把蜂群「剷走」或「𢳂走」,但市民不宜亂試。
食環署滅蜂服務
食環署會為公眾地方提供消滅黃蜂∕野蜂服務,但不會向已聘有大廈管理公司的私人及公共住宅樓宇,及所有私人非住宅地方提供有關服務。大廈管理公司可根據公契制定移除蜂巢的工作或向有關業主/住戶提供支援,如大廈管理公司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聯絡私人滅蟲公司要求協助。
如欲要求食環署處理蜂巢,可致電食環署24小時熱線2868 0000(由1823接聽)並提供有關蜂巢大小、位置和所處高度的資料,以方便食環署人員跟進。
本地蜂農「救蜂」服務
除了聘請滅蟲公司將蜂群殺滅,本港有多個組織提供不殺滅下移除蜂巢的服務,例如「BeetalesHK」、「Save Local Bees 拯救本地蜂」,其中「Save Local Bees 拯救本地蜂」保育計劃,在接獲客戶蜜蜂巢/蜂群發現報告後,他們會與本地蜂農合作出動,設法將蜂群收走,轉移至貼近大自然的養蜂場繼續生活、產蜜。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