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為很多人帶來轉機。瑞典近日創下全球首宗由機械臂進行子宮移植手術的先例,成功於2名女性體內植入子宮,更令兩人成功懷孕。其中一名35歲母親於5月底順利剖腹產子,為醫療界創下新的里程碑,對沒有子宮及不孕夫妻帶來新希望。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酒精可直接誘發脂肪肝 醫生拆解4大後遺症+6招預防
{{hket:ul-video id="8402"}}{{/hket:ul-video}}
由哥德堡大學研究團隊(University of Gothenburg)負責的子宮移植手術在2021年10月進行,整個過程是由機器臂及微型鏡頭輔助下完成。據《鏡報》報道,接受手術的35歲媽媽本身沒有子宮,幸獲親戚捐贈子宮,手術於是將子宮分離取出移植到其體內,再連接到陰道和周圍組織。這種微型移植手術侵入性風險低,手術造成的傷口小,大大降低孕婦因手術造成的感染和出血的機率,加速她們術後復原的速度。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_SWNS_TRANSPLANTED_UTERUS_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png"}}{{/hket:inline-image}}
全球首宗機械臂移植子宮 母順利產子
術後10個月,醫生將透過試管受精而成的胚胎植入母體的子宮,並順利讓胚胎於子宮壁著床成孕。女子在懷孕期間感覺良好,並按照計劃在今年5月底剖腹產,誕下男嬰。男嬰出生時重6磅13安士(約3公斤),母子平安。
哥特堡大學薩爾格倫斯卡學院的婦產科兼職教授帕米拉(Pernilla Dahm-Kähler)是這次手術的主要外科醫生。她接受英媒訪問時,表示能夠透過機器臂輔助,順利進行精密且精準的手術,感到自豪。
「我們很自豪,也很高興,能將子宮移植開發到這樣的微創技術水平。」
據薩爾格倫斯卡學院資料顯示,這是該學院的子宮移植項目第14名出生的嬰兒,估計在今年夏天將會有更多嬰兒出世。這項目自2014年以來,促成很多子宮移植後分娩的個案,而這次是全球首宗以機械臂進行子宮移植後分娩的個案,史無前例為醫療界打下強心針。項目開始至今已經進行90次子宮移植手術,大約有50個新生命因此而誕生。
醫生教路提升「中獎率」
夫妻如想懷孕,最重要一環便是計算好排卵期。早前,本港婦產科醫生方秀儀接受《晴報》訪問指,一般女性月經周期為28日,而女性每個周期只會排卵一次,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排出後大約會存活12至24小時,而精子最多可存活5日,因此排卵前5日至排卵後1日,皆是備孕時大家經常提到的黃金受孕期。
部分夫妻可能心情較為急切,行房次數不自覺增多。惟方醫生解釋,行房次數過密,有可能會令到精子品質不佳,因此每星期行房2至3次便已是最理想的次數,不宜過多。女士們備孕時可以記錄並計算自己的月經周期,從而找出自己容易受孕的「易受孕期」,以增加受孕機會。
- {{hket:inline-image name="17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2.jpg"}}{{/hket:inline-image}}
- 據月經周期推算:如果女士的平日月經周期規律,便可根據月經周期來推算排卵期。
- 觀察陰道分泌物在周期中變化:月經周期前半期,陰道分泌物少、粘稠且不透明;排卵期分泌物量明顯增多,並呈水樣透明,有蛋白清樣的條狀粘液。
- 測量基礎體溫:月經前期體溫較低,後半期體溫會上升,而排卵一般發生在基礎體溫上升前,由低到高上升的過程中。在基礎體溫升高3日內為「易受孕期」。
- 排卵試紙:試紙主要用於測量女性體內的黃體生成素(LH)荷爾蒙,檢測出黃體生成素的峰值水平,可使女性預知最佳受孕時間。如果測試為陽性,則表示將會在24至48小時內排卵。
- 以超聲波來監測排卵:這是最準確的方法,不過需要每隔幾日就到醫生處作超聲波檢查,觀察卵泡大小成熟情況。
民間偏方不可信?
為了增加受孕機率,不少人可能會嘗試各類偏方。除了飲食方面,有幾個行房後的舉動,亦被不少人奉為有效方法,例如完事後用枕頭墊腰,讓精液於陰道內滯留一陣才排出;不要太快沖身及小便等。
方醫生解釋,目前未有任何研究顯示,坊間的偏方能影響懷孕機率。而事實上,精子由陰道到達輸卵管,最快僅需數分鐘時間,多數精子只需90秒已可以由陰道進入子宮頸,因此無須用任何方法延遲精液排出。
備孕期間生活飲食宜忌
精子及卵子質量對於受孕機率及胚胎發展都有密切關系,因此備孕期間夫妻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相當重要,最基本男女雙方都要保持均衡飲食及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煙酒,以減低卵子及精子質素下降風險。
方醫生建議,準備懷孕的前3個月可以開始服用適量葉酸補充劑,女士補充足夠葉酸,可有助提升受孕率,並且降低胎兒患上神經管缺損風險。此外,除了要保持均衡飲食及良好生活習慣外,更要注意保持正常體重,過重有機會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排卵障礙等問題;太瘦則有可能會出現不孕問題,因此需要多加注意。
踏入高齡想備孕?盤點7大營養素助改善
踏入35歲女性卵子質素會逐漸下降,此時想備孕,便要留意高齡產婦風險,多補充適合營養素以改善卵子質素。至於男士,亦可攝取不同的營養素改善精子的數量、外形、動力及保護精子不受氧化侵襲。
改善卵子質素3大營養素:
- {{hket:inline-image name="18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6.jpg"}}{{/hket:inline-image}}
改善精子質素4大營養素:
- {{hket:inline-image name="18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1.jp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黃堯姿
-
凍齡飲食|48歲梁詠琪超凍齡靚樣26年無老過 公開逆齡一日三餐 |
|
-
防癌飲食|醫生推介1種「神級抗癌蔬菜」 乳癌風險大降70%比大蒜更有效【附防癌食物清單一覽】 |
|
-
喪女之痛|雙胞胎女兒未滿月相隔11日相繼離世 網紅爸爸悲痛:要再回來找我們 |
|
-
抗癌飲食|醫學教授患4期肝癌 公開抗癌餐單12年無復發 每日必飲這2杯抗癌飲品 |
|
-
睡眠健康︱比瞓夠8小時更重要 研究揭做好1件事死亡風險激減48% |
|
-
按摩危機|男子泰國腳底按摩嚴重細菌感染 雙腿腫痛生膿發紫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凍齡飲食|48歲梁詠琪超凍齡靚樣26年無老過 公開逆齡一日三餐
|
-
防癌飲食|醫生推介1種「神級抗癌蔬菜」 乳癌風險大降70%比大蒜更有效【附防癌食物清單一覽】
|
-
喪女之痛|雙胞胎女兒未滿月相隔11日相繼離世 網紅爸爸悲痛:要再回來找我們
|
-
抗癌飲食|醫學教授患4期肝癌 公開抗癌餐單12年無復發 每日必飲這2杯抗癌飲品
|
-
睡眠健康︱比瞓夠8小時更重要 研究揭做好1件事死亡風險激減48%
|
-
按摩危機|男子泰國腳底按摩嚴重細菌感染 雙腿腫痛生膿發紫
|
-
步行挑戰|28歲網紅真人實測7日行25萬步 身體驚人變化全面睇
|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大寒|寒流來襲宜補陽驅寒 中醫拆解21大養生食物+湯水食療
|
全球首例|35歲女缺子宮不孕 機械臂助移植子宮 終懷孕成功誕6磅男嬰|附5大推算排卵期方法 - 晴報 - 健康 - 女性疾病 - D230611
健康; 女生
全球首例|35歲女缺子宮不孕 機械臂助移植子宮 終懷孕成功誕6磅男嬰|附5大推算排卵期方法 - 晴報 - 健康 - 女性疾病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為很多人帶來轉機。瑞典近日創下全球首宗由機械臂進行子宮移植手術的先例,成功於2名女性體內植入子宮,更令兩人成功懷孕。其中一名35歲母親於5月底順利剖腹產子,為醫療界創下新的里程碑,對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542811%2F%E5%85%A8%E7%90%83%E9%A6%96%E4%BE%8B%EF%BD%9C35%E6%AD%B2%E5%A5%B3%E7%BC%BA%E5%AD%90%E5%AE%AE%E4%B8%8D%E5%AD%95%E3%80%80%E6%A9%9F%E6%A2%B0%E8%87%82%E5%8A%A9%E7%A7%BB%E6%A4%8D%E5%AD%90%E5%AE%AE%E3%80%80%E7%B5%82%E6%87%B7%E5%AD%95%E6%88%90%E5%8A%9F%E8%AA%956%E7%A3%85%E7%94%B7%E5%AC%B0%EF%BD%9C%E9%99%845%E5%A4%A7%E6%8E%A8%E7%AE%97%E6%8E%92%E5%8D%B5%E6%9C%9F%E6%96%B9%E6%B3%95
https://skypost.hk/article/3542811/全球首例-35歲女缺子宮不孕-機械臂助移植子宮-終懷孕成功誕6磅男嬰-附5大推算排卵期方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40000/3542811/6425ee11-efef-435b-b1e7-bcb1baa6e952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40000/3542811/
健康
女性疾病
503
3542811
514
514003007
健康 女性疾病
婦科疾病,女生話題,健康問題,備孕,醫療科技,手術,大學,懷孕,醫生,不孕,瑞典,機械人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婦科疾病,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健康醫療,健康問題,親子,生育,備孕,科技通訊,創新科技及應用,醫療科技,健康醫療,治療,手術,教育,辦學機構,大學,親子,生育,懷孕,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不孕,實體詞,地域及地區,瑞典,實體詞,科技硬件,機械人
健康,女生
子宮 醫生 手術 精子 女性 排卵期 夫妻 月經 機率 風險 方法 陰道 飲食 周期 胚胎 生活 營養素 卵子 晴報 期間 質素 機械臂 婦產科 全球 男嬰 習慣 可能 學院 大學 女士
2023-06-11
全球首例-35歲女缺子宮不孕-機械臂助移植子宮-終懷孕成功誕6磅男嬰-附5大推算排卵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