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壞習慣恐造成健康問題。台灣一名38歲任職高管的女強人因為工作忙碌,經常捱夜而有痔瘡問題,結果早前在她的升職祝酒晚會上發生了尷尬一幕,當祝酒時突然痔瘡爆裂,流血不止,在晚會中途被送進急症室。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下半身肥腫怕影全身相?2個瑜伽動作減肚腩操fit線條
{{hket:ul-video id="8256"}}{{/hket:ul-video}}
台灣大腸直腸科醫生蕭慕琦近日在當地健康節目《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遇過一名38歲事業型女士,因為工作忙碌而經常捱夜,患上痔瘡。早前她在自己的升職慶祝晚會上,就在她到處敬酒時,突然感到下體濕濕的;她進洗手間一看,發現痔瘡因當晚走動過多,一直摩擦至爆裂,流血不止。結果,她在晚會中途去急症室止血。
急症室醫生用紗布搓成條狀,沾上止血的藥膏,塞進肛門幫她止血,好讓她可以回去繼續參加晚會;但其實痔瘡要完全止血,需要差不多4至6小時。蕭慕琦補充,患痔瘡一旦出現是無法完全消除的,只能好好調整作息,讓痔瘡問題不惡化。
文職人員為痔瘡「高危一族」
本港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吳昊曾表示,由於痔瘡屬靜脈曲張的一種,與血液循環有一定關係,久坐、久蹲自然會誘發,故文職人員、洗碗工通常為「高危一族」,而常見病徵亦包括大便出血、肛門痛等等。
他指出,患上痔瘡不少人會羞於開口,尤其女性更會諱疾忌醫。除「10個男人9個痔」外,女性患上痔瘡機率同樣高企,若然曾經生育、盆腔肌肉較鬆、血液循環差者,其患病的風險甚至會比男性更高,越拖病情會越重,痔瘡越長越大,更會令痛楚加劇。
痔瘡3大成因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痔瘡5大常見徵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eg"}}{{/hket:inline-image}}
年輕人患痔瘡3大誘因
早前,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於Facebook專頁稱,無論青少年或兒童,其實都有患上痔瘡的風險;當中最高風險族群,一般都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例如以下3大因素: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_600.jpg"}}{{/hket:inline-image}}
長時間坐著: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課室上堂,特別是大型考試的時候,有時候一坐就是3至5小時,直到午飯時間才能起身走動。長時間久坐,會令痔瘡組織維持於高壓狀態,此時相對容易產生「內痔」或「外痔」。
纖維攝取不足:中學生愛吃炸雞、甜品,這類食物往往缺乏足夠纖維,而纖維又是讓糞便維持「糞便容積(Stool volume)」的重要關鍵;當纖維攝取不足,糞便容積下降,令排便間隔延長、糞便變得更硬,導致如廁時需要更加用力,令痔瘡更易生成。
新陳代謝快但飲水不足:許多中學生假期喜愛參與戶外活動,大量活動量會令體內水分蒸散加快,一日內從腋下蒸散的水分甚至可達1,000毫升。如果飲水量不足,人體只能從大腸中的糞便萃取水分,令糞便變得更乾更硬,令痔瘡更容易形成。
不過年輕人患痔瘡,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只要定期複診、調整生活飲食、配合藥物治療,病症多數就可以獲得改善。陳醫生提醒,不少年輕人因尷尬不敢求醫,因此導致病情延誤,呼籲家長如發現孩子內褲上有血漬,一定要盡早尋求醫生協助。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黃堯姿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
-
沖涼都要夠環保!滴露防菌保護沐浴露環保補充裝 減塑+防菌全面Up! |
|
-
母親節獻禮3ChemBio藥劑師推薦 精選產品低至67折+滿額禮遇! |
|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
沖涼都要夠環保!滴露防菌保護沐浴露環保補充裝 減塑+防菌全面Up!
|
-
母親節獻禮3ChemBio藥劑師推薦 精選產品低至67折+滿額禮遇!
|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
致癌危機|一級致癌病毒潛藏體內 90%人青春期已感染 醫揭5大高危行為活化病毒
|
-
名人健康丨張根碩剖白甲狀腺癌躁鬱症纏身 臥床6個月無法進食每日僅睡2小時
|
不良習慣|38歲女高管常捱夜 升職晚會突爆痔瘡狂流血 一個方法忍痛止血繼續祝酒|附痔瘡成因+徵狀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 D230523
健康; 女生
不良習慣|38歲女高管常捱夜 升職晚會突爆痔瘡狂流血 一個方法忍痛止血繼續祝酒|附痔瘡成因+徵狀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日常生活壞習慣恐造成健康問題。台灣一名38歲任職高管的女強人因為工作忙碌,經常捱夜而有痔瘡問題,結果早前在她的升職祝酒晚會上發生了尷尬一幕,當祝酒時突然痔瘡爆裂,流血不止,在晚會中途被送進急症室。 同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529544%2F%E4%B8%8D%E8%89%AF%E7%BF%92%E6%85%A3%EF%BD%9C38%E6%AD%B2%E5%A5%B3%E9%AB%98%E7%AE%A1%E5%B8%B8%E6%8D%B1%E5%A4%9C%E3%80%80%E5%8D%87%E8%81%B7%E6%99%9A%E6%9C%83%E7%AA%81%E7%88%86%E7%97%94%E7%98%A1%E7%8B%82%E6%B5%81%E8%A1%80%E3%80%80%E4%B8%80%E5%80%8B%E6%96%B9%E6%B3%95%E5%BF%8D%E7%97%9B%E6%AD%A2%E8%A1%80%E7%B9%BC%E7%BA%8C%E7%A5%9D%E9%85%92%EF%BD%9C%E9%99%84%E7%97%94%E7%98%A1%E6%88%90%E5%9B%A0%2B%E5%BE%B5%E7%8B%80
https://skypost.hk/article/3529544/不良習慣-38歲女高管常捱夜-升職晚會突爆痔瘡狂流血-一個方法忍痛止血繼續祝酒-附痔瘡成因-徵狀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25000/3529544/2e19291f-5c28-4fd6-b14c-3cc3a17afbb8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25000/3529544/
健康
其他疾病
503
3529544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治療,女生話題,痔瘡,醫生,運動
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痔瘡,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興趣,運動
健康,女生
痔瘡 醫生 大腸 台灣 生活 節目 水分 時間 糞便 血液 習慣 年輕人 風險 循環 人員 中學 晚會 文職 病情 徵狀 高危 纖維 學生 活動量 蕭慕琦 直腸 外科 醫師 盆腔 專科
2023-05-23
不良習慣-38歲女高管常捱夜-升職晚會突爆痔瘡狂流血-一個方法忍痛止血繼續祝酒-附痔瘡成因-徵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