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服藥不少人都選擇針灸治療,但切勿在家自行嘗試。內地一名男子受頭痛、頭暈困擾,竟嘗試自行針灸治療,然而卻誤刺進心臟,拔針時亦因用力過猛而斷針,長3厘米的針頭更遺留其體內達三個月,結果造成心包填塞險喪命。
同場加映:
管家王|90後港男學廚卻變磨刀師傅 被看不起仍無悔堅持:幫到人令我自豪
據內地傳媒報道,山東青島一名36歲姓吳男子(化名),因患有高血壓十多年,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但他多年來並無按時服用,平日喜歡鑽研中醫療法,會根據書籍研究針灸,並且以自己為試驗對象。
為了緩解不適,吳男三個月前將大約10厘米的針刺入了靠近心臟的膈俞穴,未幾卻感到心臟不舒服,於是立即拔針,但由於用力過猛,只取出大約7厘米的針,換言之仍然遺留了約3厘米的斷針在體內。
針頭遺留體內三個月
不過吳男並無為意此問題,也沒有將此事告訴家人,直到5月1日胸部突然感到劇痛,而且呼吸困難,才立趕到醫院接受靜脈注射消炎針,然而情況並無改善,經仔細檢查後發現他有大量的心包積液。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png"}}{{/hket:inline-image}}
於是醫生為他施行心包穿刺,引流出近800毫升血性液體,不過其情況依然危急,轉院後更一度入住深切治療部,再次心包穿刺仍引流出30至40毫升血性液體。
斷針造成心包填塞
經電腦掃瞄及心臟超聲波後發現,斷針已經進入心臟裡面,造成了心臟破裂傷和心包大量積血,因心包填塞及三級高血壓3級(上壓180mmHg或以上和/或下壓110mmHg或以上),需要立即進行手術取出斷針。
執刀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心外科常青教授在手術中發現,其體內的針從左側胸腔穿破心包刺入心臟,二尖瓣後葉處有一個直徑約3至4毫米的穿孔,導致大量心包積血、心包填塞。由於已經延誤治療三個月,心臟表面都是膿性分泌物。醫生取出異物後並且修補心臟,吳男才得以化險為夷,目前情況穩定。
常青教授指出,心臟破裂傷為極為危急的情況,由於針頭幼細,所以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是之後極有可能傷害心臟重要結構,引起心包填塞,死亡率高。他提醒,當心臟本身有病患時,針刺造成損傷可能性大為增加,尤其心臟肥大或有心包積液,變相令刺道變短,針灸的風險亦增加,因此未經專業訓練就自行針灸的危險性極高,不能擅自施針。
中醫拆解針灸前中後注意事項
早前,註冊中醫師朱穎詩接受《晴報》記者訪問時,指出針灸過程的規範,每個穴位下針的深度不同;另外,一些比較敏感的穴位,如頸部的風池穴、脊髓附近的穴位等,下針時都要小心處理。萬一出現不適應通知醫師,醫師會判斷判斷是否需要轉針、改變下針深度以作調整。
另外,朱醫師提醒針灸時要避免太餓太飽、情緒緊張、過度疲勞,以免出現頭暈、血壓下降等「暈針」問題。一旦出現「暈針」,醫師將拔去所有的針,讓患者飲水、糖水,輕度暈針者約15分鐘即可恢復。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d6127d6-4853-40fe-82f6-94fa4205dd5e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81ae0c7-9b03-40d1-b12b-91d054c5629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1cf135f-31f4-42df-927d-6cd389d18b56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483a279-973a-4276-80c2-f2ce6450dd6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0f5a8c3-6406-4cb4-98ea-e63e6ec24e5e_600.jp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