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士都憧憬著生兒育女,但萬一不幸患上乳癌,是否就意味著懷孕夢碎?臨床腫瘤科專科黃麗珊醫生向《晴報》分享一宗病例指,一名港媽過去一直憧憬著四口之家,到終於懷上第二胎時卻同時證實患上乳癌,到底應該誕下孩子,還是接受化療控制病情一度讓她陷入兩難。事過境遷,她事後再憶述當年的決定時,卻坦言指:「從沒後悔當年決定,如果有機會再抉擇,仍會作出同樣決定。」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強身健體鍛煉肌肉發力 專家介紹3個普拉提專用器械
{{hket:ul-video id="8119"}}{{/hket:ul-video}}
港媽:第二胎是上天的禮物
據黃麗珊醫生向《晴報》指,該名媽媽本身已育有一孩,一直渴望生育更多孩子的她其後更成功懷上第二胎,卻不幸同時證實患上乳癌。在多位醫生及朋友的建議下,她一度忍痛決定終止懷孕,然後接受化療。當時,超聲波亦發現胎兒似乎已沒心跳,故她曾打算讓胎兒自然排出後開始化療。
然而,她其後再接受檢查時卻發現胎兒發展健全,因此覺得自己有需要把胎兒帶到世上,她直言:
「這不是巧合,而是一個安排,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對於媽媽的願望,黃麗珊醫生在與她多次討論潛在風險後,決定為她進行第二代輔助化療,一方面減低對胎兒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有助預防癌症復發。幾經波折,媽媽終順利誕下第二胎。
雖然媽媽其後還是在2021年不幸病逝,終年37歲,但她所誕下的第二胎當年亦已經6歲。對於能夠在病逝前親眼目睹自己孩子成長,該名媽媽在離世前坦言:
「從沒後悔當年決定,如果有機會再抉擇,仍會作出同樣決定。」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6.jpg"}}{{/hket:inline-image}}
患者有計劃生育 須及早告知醫生
對於接受化療的乳癌患者是否適合懷孕,黃麗珊醫生表示化療一方面會傷害卵巢內的卵子,另一方面亦會導致提早停經,兩者其實均會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因此,一些較年輕的患者如有生育計劃,可考慮在接受化療前儲存胚胎或卵子,當中患者需要接種排卵針,再抽取卵子作人工授精或冷凍保存。一般而言,卵子最長的儲存期為10年或直至病人滿55歲為止(以較長年期為準)。
不過,她建議有生育意願的患者必須盡早告知醫生,由於上述由接種排卵針到儲存足夠卵子的過程,有可能讓患者需延後6至8周後才接受化療,因此及早表達意願才可確保治療進度不受影響。而在接受化療期間,患者亦可考慮接種保卵針,讓卵巢在化療期間休眠,減少卵巢在化療期間被攻擊,從而降低提早停經的情況。
對於有急切懷孕需要的乳癌患者而言,可經醫生評估風險後,先進行首2至3年抗女性荷爾蒙治療。如到時病情仍穩定、風險可控,則可考慮暫停兩年抗女性荷爾蒙治療,期間患者可將卵子解凍,再進行人工受孕及懷孕。
如果兩年內未能成功懷孕,患者則需按原定計劃完成餘下的抗女性荷爾蒙治療,這亦是外國常用的做法。雖然此舉還未有大型醫學數據證明百分之百安全,但初步數據顯示這做法並沒有增加病人復發的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07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2.jp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
-
Healthy Life丨47歲李珊珊復出身型改變曾被嘲「$30都唔值」 勇抗驚恐症無懼容貌轉變:外表重要嗎? |
|
-
Sick問識答|濕疹發作痕癢難止 中醫教3大天然止癢法 2類水果易誘敏感忌食 |
|
-
母親節2025|《LDK》推薦10款美容用品 最平唔使$200即可入手 |
|
-
新冠病毒︱本港新冠陽性比率創1年新高 近1周錄31宗嚴重及死亡個案 衞生署:病毒活躍程度持續上升 |
|
-
健康運動|3000萬人大型研究 這運動每日只做11分鐘 即降心臟病/癌症/死亡風險 |
|
-
炎熱潮濕搞到出頭油又頭痕?Head & Shoulders水油平衡系列 幫你控油塑造清爽蓬鬆感!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Healthy Life丨47歲李珊珊復出身型改變曾被嘲「$30都唔值」 勇抗驚恐症無懼容貌轉變:外表重要嗎?
|
-
Sick問識答|濕疹發作痕癢難止 中醫教3大天然止癢法 2類水果易誘敏感忌食
|
-
母親節2025|《LDK》推薦10款美容用品 最平唔使$200即可入手
|
-
新冠病毒︱本港新冠陽性比率創1年新高 近1周錄31宗嚴重及死亡個案 衞生署:病毒活躍程度持續上升
|
-
健康運動|3000萬人大型研究 這運動每日只做11分鐘 即降心臟病/癌症/死亡風險
|
-
炎熱潮濕搞到出頭油又頭痕?Head & Shoulders水油平衡系列 幫你控油塑造清爽蓬鬆感!
|
-
化學染愈染愈白?頭髮變粗糙、易紅敏感!勿再被化學染影響健康 教你如何染髮同時養護健康髮質!
|
-
蔡瀾近況︱83歲蔡瀾傳身體欠佳入ICU出院近況曝光 送30萬普洱招呼友人 精神面貌惹議
|
晴報醫療室|懷孕時患乳癌 選擇產子伴兒成長6年 37歲港媽留遺言:從沒後悔|醫生拆解乳癌患者懷孕風險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 D230505
晴報醫療室|懷孕時患乳癌 選擇產子伴兒成長6年 37歲港媽留遺言:從沒後悔|醫生拆解乳癌患者懷孕風險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不少女士都憧憬著生兒育女,但萬一不幸患上乳癌,是否就意味著懷孕夢碎?臨床腫瘤科專科黃麗珊醫生向《晴報》分享一宗病例指,一名港媽過去一直憧憬著四口之家,到終於懷上第二胎時卻同時證實患上乳癌,到底應該誕下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518463%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6%87%B7%E5%AD%95%E6%99%82%E6%82%A3%E4%B9%B3%E7%99%8C%E3%80%80%E9%81%B8%E6%93%87%E7%94%A2%E5%AD%90%E4%BC%B4%E5%85%92%E6%88%90%E9%95%B76%E5%B9%B4%E3%80%8037%E6%AD%B2%E6%B8%AF%E5%AA%BD%E7%95%99%E9%81%BA%E8%A8%80%EF%BC%9A%E5%BE%9E%E6%B2%92%E5%BE%8C%E6%82%94%EF%BD%9C%E9%86%AB%E7%94%9F%E6%8B%86%E8%A7%A3%E4%B9%B3%E7%99%8C%E6%82%A3%E8%80%85%E6%87%B7%E5%AD%95%E9%A2%A8%E9%9A%AA
https://skypost.hk/article/3518463/晴報醫療室-懷孕時患乳癌-選擇產子伴兒成長6年-37歲港媽留遺言-從沒後悔-醫生拆解乳癌患者懷孕風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15000/3518463/222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15000/351846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514
3518463
514
51400300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健康問題,女生話題,化療,治療,生育,懷孕,乳癌,癌症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實體詞,中西療法,化療,健康醫療,治療,親子,生育,親子,生育,懷孕,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乳癌,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
健康,女生,晴報醫療室
醫生 化療 患者 晴報 乳癌 風險 卵子 黃麗珊 港媽 決定 需要 媽媽 計劃 胎兒 卵巢 排卵針 上天 期間 女性 荷爾蒙 病人 孩子 做法 器械 禮物 數據 普拉提 遺言 胚胎 當中
2023-05-05
晴報醫療室-懷孕時患乳癌-選擇產子伴兒成長6年-37歲港媽留遺言-從沒後悔-醫生拆解乳癌患者懷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