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手媽媽|產後坐月易入風 中醫教驅寒方法 炒米茶助溫脾暖胃|內附食譜

發佈時間: 2023/04/28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產後調理亦是一大重點。有註冊中醫師就分享坐月期間媽媽們常見的問題,並指出產後媽媽容易入風,教大家如何可以驅風散寒。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肝臟脂肪多恐同患糖尿、高血壓 醫生拆解脂肪肝2大定義+成因

{{hket:ul-video id="8108"}}{{/hket:ul-video}}

註冊中醫師王曉新在其Instagram專頁及網站分享坐月期間媽媽們常見的中醫相關問題,幫助大家輕鬆度過坐月階段。首先她指生產後容易入風,如用薑水梳洗能起到驅風散寒作用。王醫師表示,雖然「薑皮」及「生薑」都有辛散袪風作用,但生薑屬辛溫而薑皮屬辛涼,屬性有所不同。而不少家庭會煮薑醋,可以用剩下的薑皮梳洗,既環保又省錢。

她補充,如果在炎熱的天氣分娩,加上媽媽體質偏熱,用薑皮梳洗為佳;如在寒冷的天氣分娩,加上媽媽體質偏虛寒,就以生薑為佳,若覺得麻煩,也可以薑粉代替,也有相似效果。另外還可以加上「茶辣」(吳茱萸)、「桂枝」,加強「溫經散寒」的效果。有些媽媽產後受濕疹困擾,生薑、茶辣辛辣之性或會刺激皮膚,並不適宜濕疹媽媽梳洗之用。濕疹媽媽可用「艾葉」煎水外洗,除了能袪風溫經散寒,還有袪濕止癢的效果,一舉兩得。

炒米茶助溫脾暖胃

而產後媽媽身體大多偏虛寒,炒米茶有溫脾暖胃作用,適合產後代替清水飲用,並分享炒米茶的製備過程:

  • {{hket:inline-image name="p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9.jpg"}}{{/hket:inline-image}}

她提醒,不少媽媽因本身體質偏熱,長期飲用可能出現上火情況,例如咽痛、痱滋、痤瘡等燥熱。此時可先行停止飲用,飲暖開水亦無不妥。

至於近年流行的滴雞精,王醫師就指並非必要,但可作為營養補充。在中醫角度,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順產媽媽可在產後3天,而剖腹媽媽可在產後1星期,無發燒或其他特殊情況下開始飲用。如患有感冒或腸胃炎的人士,應等待相關症狀消失後再續服用。
內容獲「王曉新中醫師-婦科手札」授權轉載。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陳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