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生瘜肉 一開聲如「針拮」 聲綫障礙阻社交 微創術助還原靚聲

發佈時間: 2023/04/14

女教師生瘜肉 一開聲如「針拮」 聲綫障礙阻社交 微創術助還原靚聲

聲音突變沙啞,非添磁性魅力,反恐是聲綫障礙徵兆。42歲女教師因聲帶生瘜肉,每次開口如遭「針拮」,不但難發音影響同事溝通,與子女交流全靠指手畫腳。惟因恐懼「割聲帶」且怕復發,她更忍痛8年始動刀。九龍東聯網耳鼻喉科指,推算每3人便有1人有聲綫障礙,而微創激光手術現已廣泛應用,病人僅需局部麻醉,且創傷較少,更易回復靚聲。

九龍東聯網耳鼻喉科副顧問醫生梁藹心指,聲綫障礙普遍,推算每3人便有1人曾出問題,如聲音沙啞、低沉、說話變調、斷音或「唔夠氣」,亦會有失聲、說話時易疼痛或疲倦等,建議若情況持續數周便應求醫。

3類聲帶疾病:結節 瘜肉 囊腫

她指,常見聲帶疾病可分為3類,即聲帶結節、聲帶瘜肉、聲帶囊腫,「結節即生繭,屬最常見聲帶疾病,佔聲綫障礙成因約2成,長期大聲說話、運用聲帶不良均會引致,以女性,歌手或老師等職業較高危。」

梁續指,聲帶結節一般可通過休息或言語治療康復,聲帶瘜肉或囊腫則需手術處理。她解釋:「若常錯誤用聲帶、過度用力咳嗽,易使微絲血管爆裂,引致血腫並逐漸形成瘜肉,以男性較常見,通常需手術切除;至於囊腫則多因發炎,致聲帶的腺體阻塞,分泌液無法排出積聚,若身體無法自行吸收,也需做手術。」

患者與子女交流 要靠「手指指」

42歲特殊學校任職的馬老師指,因不時需大聲說話,「每節課講足35分鐘,每日上5至6節,入職4、5年後開始聲沙,同事常聽不到我講乜,如高音叫『安靜』都無人明。」她說話時更感喉頭有血腥味,且疼痛似「遭針拮」,令她如遭噤聲,與2名子女交流亦靠「手指指」。她指,聲沙初期已有同事建議她作言語治療學發聲技巧,她也「勁食喉糖」,甚至告假休息2周亦無改善,「聽聞做手術好快復發,拖足8年才下決心。」

梁指,過去直接喉鏡需全身麻醉,且切割創傷較大,或損正常組織,致聲音未必回復如常,令病人感無效或復發。但新型的微創激光手術在港已普及,過程只需10至30分鐘,病人僅半身麻醉,且因傷口細微,不易在聲帶留疤,更易回復「靚聲」。馬小姐2018年做微創手術後,至今亦未復發。

記者︰脫芷晴

美術:招潤洪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