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三孩之母創業成收納講師 改變現代人整理繆誤、購物心理 為棄之可惜之物慈善配對

發佈時間: 2023/04/14

日本「收納女王」的近藤麻理惠最近因為生了第三個孩子,自言有點放棄了整理家居,使家裡也變得凌亂,其實現代人對收納都有不同的問題,尤其是香港普遍家庭空間不大,又或者因為購物成癮、多餘的東西也不捨得丟棄,容易引致「囤積問題」,隨時影響生活及家居安全,甚至家人關係。學習收納的確是有需要的事,但是連收納女王說要放棄,一般人該如何做?今次訪問了同樣擁有三個孩子的香港收納講師黃潔賢(Kitty Wong),如何面對收納問題。

{{hket:inline-image name="IMG_8850.JPG"}}{{/hket:inline-image}}

斷捨離都要斷捨離
Kitty是一名三職母親,除了照顧家中三名孩子,也協助丈夫打理生意,但自小就喜歡房間整齊、自動收拾家居的她,兩年前更成立收納服務公司,以助生活及工作環境時常凌亂不堪、堆積不斷的香港人,究竟她是如何理解日本收納女王說要放棄收納?

「我覺得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想法,近藤麻理惠最近有了第三位小朋友,我很明白作為母親都會把小朋友放在第一位,他們成長速度很快,一晃就長大,跟他們相處的時光,以後未必可以追回,所以她現在選擇陪小朋友,暫時放下嚴謹的收納規條,這是很正確的事。這也不代表她完全放棄收納,只是純粹將生命中的優先事排序,如我一樣,當小朋友上學了,她又可以重拾自己的興趣,收拾東西。」

{{hket:inline-image name="04.jpg"}}{{/hket:inline-image}}

港人衝動購物皆因壓力
Kitty覺得收納除了是一門整理空間的技術,也是療癒都市人壓力的出口。「不知道你發不發覺香港人很多時候都花時間在購物這方面,加上近年網購愈趨方便,看見廣告,在手機按幾下,東西就送上門了。」Kitty認為香港人無疑在工作或者家庭上壓力都比較大,購物是不少人宣洩情緒或者減壓的方法,但購物前往往沒有想清楚:有沒有地方擺放東西、是否已經擁有相同或類似東西,如果居住空間也不大,又不學會善用空間整理收納多出來的東西,久而久之便構成了囤積問題,是都市人的通病。

在Kitty接觸過的個案中,很多人誤以為收納是把東西「收埋」,其實收納的原意是「易收易取」,而她結合在美國及日本收納課種的所學,收納術第一步其實是控制購物行為(或是控制數量,例如:贈品、禮物等,也是物品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之後才是收納,以及如何斷捨離一些東西。「購物除了衝動,沒有想清楚,有時也因為整理不善,找不到便去買,買了發現有重複,但又不捨得丟而留下來;之後又因存放不善,導致找不到又再去買⋯⋯不斷重複,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Kitty覺得想買一件東西前,可先給自己一個時限,回家看看這東西是不是有才去買,還有這東西是不是必須呢,如不是必須,經過衝動期後可能就不會想買。

{{hket:inline-image name="0414S.jpg"}}{{/hket:inline-image}}

移民潮搬大屋也要收納術
近年不少港人移民,Kitty的公司也有一項為移民家庭執屋技巧的諮詢,她說原來不少人以為移民到外地,家居比香港大了,收納術也變得不重要,其實是一大謬誤。「我覺得收納不是面積問題,是心態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沒有整理收納的習慣,就算家居多大也會有變得凌亂,找不到東西的情況更時常出現。也因為空間大,胡亂購物的機會更高。」

關於收納,Kitty提出「生活動線」的重要,無論身處那裏都合用:就是跟家人一齊了解各人的生活所需,從而設計物件的擺放位置,分清楚哪些是放公用空間,那些屬於私人物品。「例如我不需要用暗瘡膏的,但三個小朋友可能要用暗瘡膏,那麼暗瘡膏的擺放位置,就是為他們方便,不會放在我的房間內。又例如小朋友每天上學,早上七點鐘就要出門,考慮鞋櫃的排位時,接近他們高度位置、比較出面一格的空間,專放他們的皮鞋,這樣他們自己方便拿取,同時也方便收起鞋子,可順心順意地去拿東西,以後趕時間出門口他們不會因為找不到皮鞋而摷亂鞋櫃,你又不會容易因此而生氣,一家人合作去收納。」

{{hket:inline-image name="0414SP.jpg"}}{{/hket:inline-image}}

整理收納也可行善
為客人處理收納問題之外,Kitty也希望從中將客人需要斷捨離的東西,找個好歸宿。「有時客人對於一件物品不捨得丟棄,例如BB床,當孩子長大了之後其實是沒有用途的,我就會提出,會不會考慮將它捐給母親的抉擇等單親媽媽的慈善機構,讓有需要的人接收物品。當一個人知道物品能夠延續它的用途,都較容易、捨得放棄。」Kitty更表示,公司的收納服務與課程,在扣除行政費用之後,所得的收入也會捐到慈善組織,尤其是幫單親家庭或長者的機構,希望能夠身體力行回饋社會。

「成立這公司的抱負,除了提供收納服務和教育之外,未來我計劃開設一些個人成長的課程,例如:禮儀班,因為我有修讀國際禮儀顧問課程,希望學以致用,幫助不同階層人士,尤其是媽媽們,希望讓她們明白,作為一個女人可以更充實自己,學習更多東西,除了收納整理好家庭,還可以有自己的興趣,在照顧家庭同時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愛自己,然後推己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