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本港第2號常見癌症,近年醫學界提倡大腸鏡篩查,希望能及早發現大腸瘜肉並加以切除,預防變成腸癌。不過,較巨大或形狀扁平的瘜肉可能未必適合用大腸鏡切除,而相對技術要求較高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可成為患者另一選擇。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拆解物理治療手術前後角色 術後不做恐有2大嚴重後果
瘜肉太大或呈扁平型 大腸鏡切除恐弄穿腸壁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許祖紳醫生接受《晴報》訪問指,大腸癌最特別之處是可以做到「預防」,「其他癌症的篩查例如乳癌篩查、子宮頸癌篩查,是可以早期發現癌症的方法,當然早期發現對治療的幫助很大,但畢竟發現時已屬癌症。至於大腸癌,因為大多數病例都是源於細小的瘜肉,經大約5-10年變成腸癌,所以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在它變成癌症之前清除,達至預防。」
當中,瘜肉大致有兩種形狀:冬菇型和扁平型。許祖紳醫生指:「若從大腸鏡中看見瘜肉並非太大,可以即時利用大腸鏡把它切除,但若瘜肉太大,或呈扁平型而非常見的冬菇型,以傳統的大腸鏡方法切除便會有較大風險,包括未能完全清除瘜肉,有機會在同一位置再度長出;在切除過程中弄穿腸壁的風險也會增加。」
許醫生表示,瘜肉體積達1厘米以上屬於大型,傳統內窺鏡一般可處理1.5-2厘米的瘜肉,但若瘜肉大至3厘米甚至4厘米。不論是冬菇型或扁平型,「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或會是更佳的選擇。
許醫生解釋指,ESD由日本研發,早年多用於處理胃部腫瘤,因胃壁厚度適中所以腫瘤切除較為安全。後來技術逐漸成熟,便發展至用於相對薄很多的腸壁上切除瘜肉,具體做法如下:
1. 先在瘜肉底部注入藥液,把瘜肉墊高約數毫米,增加空間進行切除手術。
2. 然後以厚度僅約1-1.5毫米的手術刀,伸進瘜肉底部,有如「雕花」般逐點把瘜肉剝離,最終把瘜肉完全切除。
「但由於是『逐下雕花』,所需時間自然較長,實際情況視乎瘜肉的位置和大小,一般都需要數小時。若瘜肉在大腸的一些內彎位置,就會需要更多時間,對技術和經驗的要求也更高。」
ESD 4大注事意項
ESD處理較大和扁平的瘜肉有優勢,但許醫生表示它也不是萬能,病人須注意以下關鍵要點:
1. ESD最優勝之處是醫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著每一下剝離,較準確地將瘜肉完全切除。
2. ESD是一個內窺鏡的過程,不屬於傳統手術。內窺鏡由肛門伸入,對病人創傷較少,康復也較快。
3. ESD和所有手術一樣會有一定風險,尤其是較大的瘜肉,它連帶的血管也會比較多,有機會在切除過程中造成流血,「幸好近年內窺鏡技術發展成熟,即使過程中出現流血,甚至腸壁輕微穿破,亦可以即時用內窺鏡進行修補。」許醫生說。
4. 瘜肉是逐步變成癌症的,當它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開始侵入牆壁的肌肉層,或已成為癌症帶有惡性腫瘤細胞,便未必適合用ESD切除。「現時的內窺鏡鏡頭十分先進和清晰,在手術前可以較準確評估瘜肉是否適合採用ESD。」
最後,許醫生強調,各種檢查和手術都有優點和缺點。有些情況,若病人不適合以內窺鏡切除,便可能需要用傳統手術把其中一截大腸切除以清除瘜肉。「ESD通常不需全身麻醉,但截除大腸則一定要全身麻醉,即使微創,肚皮上也會有傷口。但並不表示ESD一定較優勝,醫生的責任是清楚告訴病人兩者的分別,例如考慮到ESD過程中萬一腸壁穿破,有可能立即成為一個需要做傳統手術的急症,風險比預先安排的切除大腸手術更高。醫生應提供所有方法的優點、缺點等資訊,並提出自己的意見,讓病人清楚了解並作出選擇。」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