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經常聽到「HER2型乳癌」,是乳癌之中最惡的一種,但原來胃癌也有HER2型,即同一基因突變可引起乳癌,同時也可引起胃癌。不過,若病人證實是HER2型胃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表示隨時是不幸中之大幸,因為有效果較好的藥物可以選擇。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心痛父親瞞患癌 更珍惜與家人相處時光 陳厚毅行醫廿載:做好醫生幫更多人
{{hket:ul-video id="7883"}}{{/hket:ul-video}}
本港每年逾600人死於胃癌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胃癌位居本港常見癌症第6位,2020年有1,197人患上胃癌,同時亦是本港第6位癌症殺手,2020年有613人因胃癌逝世。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接受《晴報》訪問指:「當醫生發現病人患上晚期胃癌時,好多時我們都會檢測HER2這個基因,檢測方法和乳癌相類似,主要看看病人的胃癌細胞組織經過染色等檢測程序和比對後,有否明顯的HER2過度表現現象,即細胞表面的受體增加,亦即一般叫的『HER2陽性』。」
如果有HER2陽性的話,腫瘤科醫生會和病人商議,考慮標靶治療,亦即採用和治療HER2型乳癌相同的標靶藥,再配合化療,希望可以幫助病人控制病情。
李兆康醫生指出:「研究和臨床發現,HER2型胃癌病人使用標靶藥後,可大大增加病情受控的機會。不過可惜的是,大部分胃癌病人都沒有HER2基因突變,有這基因突變的只佔3-5%,其餘的胃癌病人暫時不適合用標靶治療+化療這個方法。」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5-08.jpg"}}{{/hket:inline-image}}
醫生:港人多肉少菜易胃癌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若胃癌病人沒有HER2陽性,現時醫生也會視情況替病人做其他檢測,例如看看PD-L1的數值。李兆康醫生介紹指:「PD-L1是一種腫瘤內的蛋白,如果數值高的話,醫生或會建議採用免疫治療藥物去控制胃癌病情。另外,有時我們也會檢測胃癌腫瘤有否MSI(微衛星訊號不穩定)的情況,若有的話,免疫治療也是其中一個可以考慮的治療方法。」
至於胃癌的成因,李醫生表示相信主要和亞洲人的飲食習慣有一定關係。因為胃癌的風險因素最主要是吸煙,亞洲人的吸煙比率相對於西方國家仍屬於較高。另外亦普遍吃較多醃製食物,這在中國大陸、日本都相當普遍,而胃癌的發病率也相對較高。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普遍多肉少菜,相信也是胃癌持續較多的其中一個原因。
早期的胃癌,一般盡可能以外科手術根治;第二、三期的病人,醫生會建議手術後再接受半年左右的化療,以減低復發風險;若確診時已是第四期,除了化療外,可能會建議病人接受上述不同檢測,看是否適合接受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以提高存活的機會。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4-08.jp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
-
抗老關鍵丨日常做3件事癌症風險激降6成 70歲人士實證都有效 |
|
-
-
甲類鏈球菌|47歲男扭傷求診中醫針炙染「食肉菌」截肢 衞生署:疑中醫未遵感染控制程序 |
|
-
PSA篩查助偵測早期前列腺癌 晚期個案應把握一線治療時機 |
|
-
-
遊日注意︱女子獨遊日本住連鎖酒店聞異味查看床底驚「四目相對」 爬出陌生男網揭真實身份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抗老關鍵丨日常做3件事癌症風險激降6成 70歲人士實證都有效
|
-
甲類鏈球菌|47歲男扭傷求診中醫針炙染「食肉菌」截肢 衞生署:疑中醫未遵感染控制程序
|
-
PSA篩查助偵測早期前列腺癌 晚期個案應把握一線治療時機
|
-
遊日注意︱女子獨遊日本住連鎖酒店聞異味查看床底驚「四目相對」 爬出陌生男網揭真實身份
|
-
新冠疫情︱本港新冠陽性率創近半年新高4星期内錄10死 衞生署:未來數周續攀升
|
-
飲食陷阱|26歲女打邊爐後喉嚨痛 求診僅10分鐘不治 醫生揭致命原因
|
-
常跑步也患退化性膝關節炎 1類人風險更高7倍 新型注射療法助減痛
|
晴報醫療室|年殺逾600港人 多肉少菜易患胃癌 醫生拆解胃癌成因+治療方法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 D230331
晴報醫療室|年殺逾600港人 多肉少菜易患胃癌 醫生拆解胃癌成因+治療方法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近年經常聽到「HER2型乳癌」,是乳癌之中最惡的一種,但原來胃癌也有HER2型,即同一基因突變可引起乳癌,同時也可引起胃癌。不過,若病人證實是HER2型胃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表示隨時是不幸中之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494122%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5%B9%B4%E6%AE%BA%E9%80%BE600%E6%B8%AF%E4%BA%BA%E3%80%80%E5%A4%9A%E8%82%89%E5%B0%91%E8%8F%9C%E6%98%93%E6%82%A3%E8%83%83%E7%99%8C%E3%80%80%E9%86%AB%E7%94%9F%E6%8B%86%E8%A7%A3%E8%83%83%E7%99%8C%E6%88%90%E5%9B%A0%2B%E6%B2%BB%E7%99%82%E6%96%B9%E6%B3%95
https://skypost.hk/article/3494122/晴報醫療室-年殺逾600港人-多肉少菜易患胃癌-醫生拆解胃癌成因-治療方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90000/3494122/0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90000/3494122/
健康
腫瘤及癌症
514
3494122
514
51400300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健康問題,李兆康,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療,手術,治療,醫生,標靶藥,癌症,胃癌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人物,李兆康,實體詞,中西療法,標靶治療,實體詞,中西療法,免疫治療,實體詞,中西療法,化療,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藥物種類及名稱,標靶藥,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胃癌
健康,晴報醫療室,@晴報醫療室
胃癌 醫生 病人 晴報 HER2型 乳癌 李兆康 陽性 亞洲 標靶治療 成因 方法 腫瘤科 細胞 化療 香港 情況 癌症 數值 腫瘤 飲食 習慣 病情 標靶藥 風險 港人 藥物 專科 基因 節目
2023-03-31
晴報醫療室-年殺逾600港人-多肉少菜易患胃癌-醫生拆解胃癌成因-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