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問題困擾著無數都市人,部份患者不堪「眼光光等天光」,在煩惱下選擇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惟部份傳統安眠藥或會造成依賴。有醫生提醒失眠人士,應先嘗試找出導致難以入眠的原因,考慮用藥前亦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有精神科醫生指出,在藥物選擇上,現時就有新一代安眠藥,透過抑制保持清醒的神經傳遞物質,幫助患者入眠,適當使用下亦能避免造成「藥物依賴」。
志強(化名)是公司管理層,新冠疫情影響下,公司架構重整,工作及人際關係都令他壓力大增,經常失眠。家庭醫生為他處方安眠藥,以為「有覺好瞓」。可惜,持續使用下藥物逐漸失效,他覺得藥力不足,瞞著醫生自己偷偷去藥房買藥,由每日一粒,大幅增加至每天服用七、八粒。不久,他開始出現頭痛、不吃藥就情緒不穩、行路不穩和手震等「吊癮」症狀。
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三個月,志強終於自覺,決定向精神科醫生求助。臨床評估後,確認他患上復發性抑鬱症;原來在十多年前,他曾患上抑鬱症,治療下病情受控,卻因最近工作壓力上升、持續失眠加上不當用藥,種種因素影響下致抑鬱症復發。精神科醫生為他處方抗抑鬱藥、鎮靜劑及低劑量安眠藥,助他改善失眠及情緒問題,加上各種心理治療支援,令他精神狀態逐漸從繃緊中平復,與家人及同事間的關係也有改善。
缺醫生監察下自行用藥 或使失眠惡化
何謂失眠?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璐璐表示,一般分為四種情況︰(一)上床超過半小時仍難以入眠;(二)能入睡,但頻頻醒來,難以進入深層睡眠;(三)常於深夜醒來後無法入睡;(四)睡眠質素差,睡醒仍感疲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每星期三次出現以上情況並持續一個月,就可界定為患上失眠。
「誘發失眠的原因眾多,臨床上不少失眠個案與疾病或生活習慣有關,包括情緒問題如抑鬱症、呼吸問題如睡眠窒息症、荷爾蒙問題如甲亢,以及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常喝咖啡因飲品等,亦有約一成個案的失眠原因不明。」黃醫生說。
黃醫生又指,上述病人志強的個案帶出了兩個重點:第一,失眠應找出病因,對症下藥;第二,部分安眠藥有依賴性,長期服用會上癮,最重要是,不應在沒有醫生處方、監察下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否則可能帶來各種反效果及副作用。
新一代安眠藥 作用機制有別傳統藥物
一般而言,傳統安眠藥有分非依賴性和具依賴性兩種,前者包括褪黑激素、抗組織胺和低劑量抗抑鬱藥,有助增進病人睡意;後者則是鎮靜劑和抗焦慮藥,若不跟隨醫生指示服用,會導致上癮,一旦上癮就需要花長時間戒除,期間更會出現「吊癮」症狀。
黃醫生說,近年有新一代安眠藥,藥物作用原理不同,屬於「雙食慾素受體拮抗劑」(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透過抑制食慾素這種保持清醒的神經傳導物質,幫助病人入睡和維持睡眠狀態。有研究亦發現,新藥不會令病人產生身體依賴性或稱上癮,終止服藥也不會出現戒斷反應,亦即是吊癮症狀。
*備註:黃醫生提醒,應對失眠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按身體狀況與主診醫生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p.JPEG"}}{{/hket:inline-image}}
-
-
名人健康丨傳健康惡化需入ICU 83歲蔡瀾18字回覆病況 |
|
-
不幸遇害|菲律賓「鋼鐵大王」撕票案或出現驚天大反轉 疑犯供稱郭從願兒子為主謀 |
|
-
膽管癌|醫生爸爸驚患膽管癌 確診到離世僅3周 早期不明顯8成人有1情形 |
|
-
抗老關鍵丨日常做3件事癌症風險激降6成 70歲人士實證都有效 |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名人健康丨傳健康惡化需入ICU 83歲蔡瀾18字回覆病況
|
-
不幸遇害|菲律賓「鋼鐵大王」撕票案或出現驚天大反轉 疑犯供稱郭從願兒子為主謀
|
-
膽管癌|醫生爸爸驚患膽管癌 確診到離世僅3周 早期不明顯8成人有1情形
|
-
抗老關鍵丨日常做3件事癌症風險激降6成 70歲人士實證都有效
|
-
甲類鏈球菌|47歲男扭傷求診中醫針炙染「食肉菌」截肢 衞生署:疑中醫未遵感染控制程序
|
-
PSA篩查助偵測早期前列腺癌 晚期個案應把握一線治療時機
|
-
遊日注意︱女子獨遊日本住連鎖酒店聞異味查看床底驚「四目相對」 爬出陌生男網揭真實身份
|
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 新機制安眠藥 減上癮、戒斷風險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30329
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 新機制安眠藥 減上癮、戒斷風險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失眠問題困擾著無數都市人,部份患者不堪「眼光光等天光」,在煩惱下選擇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惟部份傳統安眠藥或會造成依賴。有醫生提醒失眠人士,應先嘗試找出導致難以入眠的原因,考慮用藥前亦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492949%2F%E5%A4%B1%E7%9C%A0%E7%85%A9%E6%83%B1%E9%9C%80%E6%89%BE%E5%87%BA%E8%83%8C%E5%BE%8C%E6%88%90%E5%9B%A0%20%E6%96%B0%E6%A9%9F%E5%88%B6%E5%AE%89%E7%9C%A0%E8%97%A5%20%E6%B8%9B%E4%B8%8A%E7%99%AE%E3%80%81%E6%88%92%E6%96%B7%E9%A2%A8%E9%9A%AA
https://skypost.hk/article/3492949/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新機制安眠藥-減上癮-戒斷風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90000/3492949/0329SPNA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90000/3492949/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492949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名醫搜尋,都市病症,健康資訊
醫生 安眠藥 問題 病人 情緒 抑鬱症 依賴性 藥物 個案 風險 患者 劑量 關係 工作 情況 精神科 影響 處方 壓力 生活 習慣 身體 狀態 原因 用藥 公司 副作用 志強 作用 食慾素
2023-03-29
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新機制安眠藥-減上癮-戒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