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手媽媽︳想退奶不塞奶?拆解斷母乳時機 中醫教5招助退奶 1食材敷乳房最有效

發佈時間: 2023/02/15

不少餵哺母乳的新手媽媽,相信都會為戒母乳的時機而困擾。不過,註冊中醫師王曉新在Instagram分享指,其實嬰兒戒母乳的時機並沒一定限制,只要媽媽及嬰兒有需要便可進行。一般而言,嬰兒6個月至1歲間是主副食的轉換期,同時也是媽媽的轉換期,母乳可慢慢退居成嬰兒的副食。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每日1分鐘!4組動作收緊腹部 增核心力量改善線條

{{hket:ul-video id="7589"}}{{/hket:ul-video}}

順利退奶5大貼士

如新手媽媽希望退奶過程順利而不塞奶,王曉新醫師建議可參考以下退奶的方法和步驟: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6.jpg"}}{{/hket:inline-image}}

1. 漸進式停止餵奶

媽媽可以先規劃退奶時程,以每2-3天戒一餐奶為原則,首天只需減少直接餵哺或擠奶一次,該餐以奶粉代替;若寶寶已經≥1歲,可用固體食物替代。

2. 多吃退奶食材

最常用、效果最顯著的退奶食材非「麥芽」莫屬,只要將炒麥芽100克(生麥芽也可),4碗水煎煮30分鐘,隔渣後當開水頻服,每天服用一劑即可。若想退奶效果更佳,可再加入10克山楂、10克神曲,一起煎服。

其他有退奶效果的食材還包括人參、韭菜、白蘿蔔、大白菜等。另外,記得需要減少補充高熱量、高蛋白質的發奶食物。

3. 減少水分攝取

由於母乳的主要成分為水分,因此減少食物中的含水量及平時的飲水量,皆有幫助。只要把水分的攝取量恢復到哺乳前即可。

4. 穿合身的內衣

退奶期間可選擇穿著較緊身的衣服,除了包裹住胸部,壓抑乳汁的分泌量,讓它沒有多餘的空間脹奶,也能降低嬰兒看到媽媽的乳房就想喝奶的慾望。但要注意不要穿戴太緊及有鐵線的胸圍,並勤加更換乳墊,以保持乾爽。

5. 椰菜冷敷乳房

如遇乳房脹痛,可擠出少量乳汁,紓緩乳房不適。但擠奶不應過於頻密,否則反而會刺激乳汁分泌。

餵哺後和下一餐之間,可使用室溫或冰過的綠色生椰菜(高麗菜),敷在乳房上,每次約20分鐘或是直至葉子變軟了便棄掉。使用前,先用瓶子把椰菜壓平。椰菜中有消炎的酵素,能夠有效紓緩脹痛感,並且降低乳汁分泌。

大部分媽媽經過以上步驟,乳汁分泌都會逐漸減少,如果量少到一定程度,乳房無脹痛硬塊,即可考慮停止餵奶。

退奶效果差恐因兩大因素

可是,若退奶一段時間效果仍不理想,可能合併其他因素,建議可以直接由中醫師針對體質開立退奶處方,臨床常見原因有「氣虛失攝」及「肝經郁熱」:

1. 氣虛失攝

常見症狀有乳汁量少清稀、乳房無脹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倦怠等,治療以「益氣固攝」為主。

2. 肝經郁熱

常見症狀有乳汁量少、質濃、乳房脹硬、咽乾口苦、心煩易怒、便秘、小便黃等,治療以「疏肝清熱」為主。

常用的方劑有免懷散、蔘耆飲、八珍湯、丹梔逍遙散等,如果伴隨著乳房腫脹,局部有發熱或微紅的症狀,可添加蒲公英、金銀花等。臨床上曾見過已停哺乳1年半仍有溢乳的年輕媽媽,經辨證為「氣虛失攝證」,對症治療1個月後已完全康復。

內容獲「王曉新中醫師-婦科手札」授權轉載。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