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9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雨水象徵著春季到來,冬春交替,氣候及濕度都有急速轉變。註冊中醫師陳嬿珺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春季容易產生濕邪,誘發過敏反應、疲勞及心臟問題等。她提醒大家轉季期間,除了要保持健康飲食及充分休息外,仍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另外又分享8大食材及湯水,幫助健脾利水、補氣疏肝、紓緩濕疹。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翹腳可致腳痛+囤積脂肪 2個瑜伽動作收緊臀部防水腫
{{hket:ul-video id="7632"}}{{/hket:ul-video}}
註冊中醫師陳嬿珺接受《晴報》訪問時指出,春天氣候逐漸變暖,而香港屬於亞熱帶地區,一進入雨水,降雨量就明顯增加,再加上氣溫不穩,身體容易產生濕氣,令到人體產生濕邪。中醫角度認為,春季是肝的季節,雨水這段時期肝旺而脾弱,除了要健脾祛濕之餘,也要清肝、保持心情開朗。
3大雨水常見健康問題
- 心臟問題:雨水期間氣溫變化迅速,加上雨天易致心情波動,容易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失眠等問題。
- 過敏:季節變化易引發過敏反應,例如哮喘、鼻炎、皮疹等。
- 疲勞:生活節奏加速再加上氣候變化,容易導致疲勞。
雨水時分,容易產生心臟、過敏及疲勞問題,陳醫師解釋,這些都可通過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來避免或緩解,例如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對抗春困;保證均衡的膳食、攝入充足蔬菜及水果、避免進食過多油膩食品。另外雨水節氣期間寒濕夾雜,身體容易困住濕冷,因此要注意保暖、勤開抽濕機、避免穿濕衣服或坐於潮濕地方,以保持身體乾燥兼預防感冒;假如健康出現嚴重問題時,就應該立即就醫。
少食酸多吃甜味食物
飲食方面,陳醫師建議遵循節氣食俗,主張養脾胃調精神;可減少食用酸味食物,而多吃甜味食物養人體脾胃之氣,並以健脾利水、補氣補血、健胃通便為主。
8款雨水養生食材
健脾利水祛風濕 可預防濕疹兼止痕
另外,雨水時期氣候轉變、濕度增加,容易誘發濕疹,陳師醫推介一款「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瘦肉」,有助健脾消腫、利水祛風濕,可有效預防濕疹,濕疹發作患者則可再加白鮮皮15g,減低濕疹痕癢症狀。
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瘦肉湯
- {{hket:inline-image name="d1c9ac11-4528-4d4b-bd0a-9e24c516828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49affcc-4cea-445f-b3fc-bd3eb24675a2.jpg"}}{{/hket:inline-image}}
材料:五指毛桃 15g、茯苓 30g、薏苡仁 15g、蜜棗 2粒、瘦肉 100g
做法:
1. 豬肉出水,將所有材料一起放進湯鍋里,加入足量的清水;
2. 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蓋好鍋蓋;
3. 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倪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