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數年,估計不少人均有染疫經驗。當中,在辦公室工作的陳小姐向《晴報》指,自上月中確診後,其快測在上月底已轉回陰性,但嚴重乾咳、氣喘等後遺症卻仍困擾著她。當中,她的味覺雖沒因患病而失去,但卻在確診後離奇變鹹至今,連喝開水、吞口水也有鹹味,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手臂無力難搬運重物? 2個瑜伽動作強化手臂防受傷
進食任何食物都「好似落勁多鹽」
陳小姐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自己於去年12月15日發病,至同月18日快測證實呈陽性。在確診初期,她接連兩天發高燒,體溫高達40°C,而喉嚨痛如刀割的情況亦持續了5日,同時亦出現連續4天肚瀉的情況,快測直至同月29日才轉回陰性。
但快測轉陰並不意味情況好轉,陳小姐至今仍然深受不少後遺症困擾。當中,她自患病後味覺即變鹹,進食任何食物都感覺「好似落勁多鹽」,即使喝白開水,甚至吞口水也有鹹味,情況持續至今。
此外,她自患病起便出現背痛,而嚴重乾咳自上月25日開始出現,兩症狀同樣持續至今,近日更開始出現氣喘,現時每天亦有多次發冷、發熱的情況。
中醫:快測轉陰 不代表痊癒
對於陳小姐的情況,註冊中醫師王志恆接受《晴報》訪問指,雖然女事主的快測已轉陰性,但在中醫角度而言她根本從未痊癒,相信是因為她本身正氣不足,再加上病邪深入,致久久未癒。從症狀而言,暫估計陳小姐目前身體的狀況由3個因素所致:
1. 體質偏腎氣虛
腎氣虛是指人的精力不足、體力不夠、經常感到疲乏,多由於陳小姐長期精神緊張、體力腦力嚴重透支所致。當中鹹為腎之味,陳小姐提到的口鹹症狀正正就是因為腎氣虛導致的腎液上乘所致。
陳小姐本身體質容易出現脾腎虛,但她的身體在正常情況下會自行調節,因此平常不會有明顯的口鹹表現。如今陳小姐因為外感破壞身體調節和平衡能力,所以令口鹹症狀表現出來,甚至加劇。
2. 外感傳裡少陽病
從中醫角度而言,感冒等外感病症持續未痊癒,會從表證往內傳。表證又稱為太陽表證,會有發熱、惡寒、頭痛、項強(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估計即陳小姐所談及的背痛)、脈浮等症狀。
症狀其後會往裡傳進入半表半裡的少陽證,表現為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等症狀,目前陳小姐均有出現表證及少陽證的相關症狀。
如陳小姐症狀仍然持續,外感有機會從表證、少陽證再深入體內,到時有機會出現三陰證,有機會令其他臟腑如心臟、肺受傷。當中,心臟如心肌炎、肺如肺纖維化等都屬於疾病深入傳裡所產生的病變。
3. 腎不納氣的虛喘咳嗽
此外,陳小姐的肺、脾、腎均受到外感攻擊,加上本身脾腎虛或受傷,因而導致氣喘,稱為腎不納氣。表現為喘息氣短、呼多吸少、動則喘甚、甚則汗出肢冷、小便常隨咳出,舌質淡,脈沉細。
王志恆醫師表示,事主在飲食上需戒吃甜、辣、生冷等食物,同時要避免吹風,注意保暖。不過,他坦言事主目前的情況需要向中醫求診開藥治療,單純滋補湯水並無幫助。
8大食物紓緩喉嚨不適
事實上,不少在人疫後康復後,仍然飽受喉嚨不適困擾。營養學家Charlene Wong早前整合了8款食物,有助紓緩喉嚨痕癢不適的情況,各位咳嗽難忍的人士在攝取足夠水份的同時,亦不妨可多進食以下食物。
1. 綠茶
含有豐富兒茶素、花青素等抗氧化物,抗氧化能力高,有助抗炎殺菌,以及緩解喉嚨乾及疼痛等不適。
2. 黑豆
含豐富維他命A、蛋白質、膳食纖維、鐵、花青素、類黃酮等,有助抗氧化、滋潤喉嚨、舒緩喉嚨的痕癢不適。
建議食用方法:煲黑豆水
3. 蓮藕
含豐富水份、蛋白質、維他命A、B、C等,有助抑制發炎、抗氧化、化痰止咳,同時增加免疫力。
4. 白蘿蔔
含豐富維他命C、鈉、鉀、葉酸、硫等,有助消炎止咳、紓緩喉嚨腫脹。
建議食用方法:燉湯
5. 柑橘
含豐富維他命B、C、鉀、鎂、類胡蘿蔔素等,有助抗炎、抗氧化,以及滋潤喉嚨。不適合嚴重感冒及咳嗽人士食用,只適合輕微喉嚨痕癢不適的人士。
6. 麥蘆卡蜂蜜
含豐富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有助抗菌消炎、改善口腔發炎和喉嚨痕癢、預防呼吸道感染等。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品牌的麥蘆卡蜂蜜產品,也有多種評級標準,以紐西蘭火星麥蘆卡蜂蜜協會(AMHA)制定的標準,Unique Manuka Factor(UMF)標示值越高代表抗菌活性越好,從UMF 5+至30+。
7. 西柚
含有豐富維他命A、C、葉酸、類黃酮、β-胡蘿蔔素、水溶性膳食纖維等,有抗氧化和增加免疫力的能力,有助改善微絲血管、滋潤喉嚨,預防不適。
8. 雪梨
含有豐富水份,有助滋潤喉嚨、生津止渴,亦含有豐富維他命B、胡蘿蔔素、鉀等,有助化痰止咳。適合呼吸道容易感到不適的人士進食。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