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監察慢性淋巴球白血病 檢測殘存病量 評估病情控制

發佈時間: 2022/11/29

慢性淋巴球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是白血病的一種,估計每年有百多宗新症,源於淋巴細胞於骨髓中惡性增生,並且蔓延至血液中。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李華醫生指出,大約70%個案確診時年屆65歲以上,只有2%少於45歲。他稱,患者病發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偶爾會透過身體檢查發現淋巴球數目增加而確診,而普遍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由於這種癌症的病情進展緩慢,患者可以在病發後一段長時間,也沒有任何病徵。即使如此,患者亦要定期接受檢查,以監察病情進展。

治療進步 減低生活影響
現時,有多種治療方案應對慢性淋巴球白血病,包括化療、注射型單克隆抗體及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三大類。李華醫生表示,一線常見療法包括化療藥物「福達樂錠」併合「環磷酰胺」,或再搭配標靶藥物「利妥昔單抗」,以及新一代化療藥物「苯達莫司汀」搭配「利妥昔單抗」。他說,不論是哪種治療組合,沒有任何患者能一直沿用單一組合,需要視乎相關副作用及併發症而調整用藥。

「單克隆抗體及小分子標靶藥物的應用在這幾年逐漸普遍,相對於傳統化學治療,副作用較低,因應個別藥物而有所不同,而且專一性高,大部份接受持續治療的患者都能如常上班或生活。」而患者只需要在固定療程(Fix Treatment Duration)後便可停藥,有助縮短治療時間及減省醫療開支。李醫生補充,即使患者血液中淋巴細胞升至高水平,未必代表要轉藥,但若然出現併發症,例如某些藥物會分泌抗體誘發其他病變,屆時就要調整治療方案,從速處理這些徵狀。

調整治療方案 防併發症
近年,醫學界會透過「微量殘存疾病」(MRD),測量患者治療後癌病細胞的殘留量,MRD的數值低,意味著復發風險也較低。由於傳統周邊血液抹片檢查的靈敏度或不足,這種工具能彌補有關不足。李醫生說,如今治療慢性淋巴球白血病的藥物組合眾多,MRD有助評估組合的強度及效用︰「它可以告訴我們病人的癌細胞剩餘幾多,以及當前治療的成效。」

不過,李醫生認為,MRD並非唯一工具去評定治療方案的優劣,以及單純地按其數據而加減藥物劑量。「由於這種癌症是慢性,除了殘餘病量,我們更要留意患者的徵狀,以及有否出現併發症,例如溶血性貧血及頻繁感染,如果病情轉差,就要考慮調整治方案。」

李華醫生提醒,治療慢性淋巴球白血病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