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暗瘡護理︳13歲男童難忍手擠「危險三角區」暗瘡 染金黃葡萄球菌引發腦膜炎

發佈時間: 2022/10/26

想痘痘盡快消退,不少人都習慣用手擠。不過,內地一名男童用手擠鼻腔的痘痘,卻導致感染金黃葡萄球菌;不但出現左眼紅腫和發高燒的症狀,更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和化膿性腦膜炎。有醫生提醒,面上有一個「危險三角區」,如該區域內有傷口受細菌感染,嚴重可致細菌「上腦」,嚴重可危及生命。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智慧齒沒出或無痛感不用理會?牙科醫生拆解後果+拔除原因 

{{hket:ul-video id="6809"}}{{/hket:ul-video}}

綜合內媒報道,湖南湘潭13歲男童冬冬(化名)半個月前發現鼻腔長了一顆痘痘,十分難受,忍不住用手去擠。惟冬冬睡醒後,發現左側下眼瞼及周邊皮膚有點變紅;他沒太在意,以為過兩天就會好。然而,其眼周皮膚不僅沒隨時間而好轉,反而越來越紅,甚至整個左眼都腫起來,還有不少黃色分泌物。

後來冬冬發高燒至攝氏39.7度,更出現頭痛症狀,媽媽見狀後立即把他送到當地醫院。經檢查,醫生發現冬冬因擠壓了「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引起了蜂窩性組織炎和化膿性腦膜炎。隨後,他被轉送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接受治療。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生陳波表示,冬冬入院時感染指標很高,面部腫脹明顯,並在血液中發現了金黃葡萄球菌。所幸經治療後,目前冬冬高燒已被控制,面部腫脹逐漸消退,病情正在好轉中。

  • {{hket:inline-image name="6e438515-f579-432e-b390-104c7cf169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c3a0de79809f3db675f8b9d01f4ed6238527e5e1666703997.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7e73a64368a12bb8731aafaf6da6fe823f72c251666704015.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a65b671-082b-4e49-b57e-71f478cd0bfe.png"}}{{/hket:inline-image}}

陳醫生解釋,「危險三角區」是指由臉部兩側嘴角至鼻根部之間組成的一個三角區域。這區域的顏面部淺靜脈,包括「面前靜脈」(anterior facial vein )及「淺顳動脈」(Arteria temporalis superficialis)與顱內海綿竇相連。靜脈瓣膜有單向「閥門」的作用,保證血液在靜脈血管裡朝向心臟的方向流動。而「面前靜脈」的瓣膜發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時封閉不全。因此通常在肌肉收縮下,可使血液轉而逆行。

當「危險三角區」發生炎症時,容易逆流至眼上靜脈。一旦發生併發症,通常可出現眼瞼水腫或結喉瘀血、眼球前突、外展受限、上瞼下垂,甚至視力障礙等症狀。炎症還可向眼部及周圍組織擴散,可出現發冷、發熱、頭痛等,病情嚴重者甚至可發生敗血症、毒血症;甚至進入顱內的靜脈竇,造成嚴重的海綿竇血栓靜脈炎或者嚴重的腦膿腫,危及生命。

陳醫生提醒,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激素水平比較高,而「危險三角區」有很多皮脂腺和汗腺,容易形成毛囊堵塞,發炎、長痘痘或癤子。出現青春痘、癤子時,切記不要擠壓,保持局部清潔,必要時可在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

「危險三角區」受感染 細菌可上腦

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馮偉傑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時亦表示,「危險三角區」之間血管相連,如傷口受細菌感染,例如金黃葡萄球菌,皮膚組織不但會受到破壞形成「爛肉」,細菌更可以「上腦」。他提醒,不應用手或黑頭貼等方法處理黑頭粉刺,「手太髒容易導致發炎,洗臉保持臉部清潔已有幫助。」他表示,如果想毛孔縮小,可使用酵素洗面粉和有茶樹油成分的產品,減少油脂分泌,「如果仍沒有改善可求醫,醫生可能會處方藥膏,抗菌收油脂。」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