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兒童濕疹︳2歲男童疫下長留家沒「放電」 脾氣大患濕疹面背手搲到出血︳中醫拆解成因+食療

發佈時間: 2022/10/16

濕疹屬於常見的皮膚病,如能夠及早處理,亦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註冊中醫師陳嬿珺與《晴報》分享病例,指一名2歲男童因疫情關係長期留在家中,在缺乏運動下,令過多肝氣停留在身體內,繼而出現導致面部、背部及手部出現濕疹。由於經常瘙癢難耐,導致難以安睡。家長後來帶男童向陳醫師求診,治療約1個月後背部皮膚已回復光滑。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唔飲涼茶 穴位按摩有助清熱?中醫分享5招紓緩熱氣不適

{{hket:ul-video id="6766"}}{{/hket:ul-video}}

陳醫師指,該名2歲男童的父母因害怕孩子感染新冠肺炎,而讓男童長時間留在家裡玩手機,變相減少運動時間。1年前開始,男童與姐姐分別出現濕疹問題,主要分布在面部、背部及手部,皮膚的痕癢不適亦令男童經常難以安睡,有時甚至會抓到出血。媽媽曾帶他們到西醫求診,當時醫生亦有處方外用類固醇;但媽媽見兒子的皮膚越來越薄,加上經常抓到流血,因此自行停藥。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fdc5892-14ab-451f-b145-59a8b5a2ec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ed60bf2-ef85-4b20-b1d8-68c76b331ecd.jpg"}}{{/hket:inline-image}}

後來,媽媽帶男童到陳醫師診所求診,陳醫師斷症後認為,男童屬於肝鬱脾火型的濕疹,因缺乏運動令過多肝氣停留在體內,產生鬱熱、膽汁分泌較少、食物不能消化出現腹脹,繼而產生濕疹。除了濕疹問題,同時亦伴隨脾氣暴躁及大便乾結等問題。對此,陳醫師處方了清肝毒中藥,例如夏枯草、龍膽草、柴胡;健脾的黨參、白術;袪濕的薏苡仁、茯苓等。

陳醫師指,男童平日飲食正常,但唯一經常食用大白菜;由於大白菜非常寒涼,加上白色的莖部有大量糖分,因此需要注意。此外,男童家長經常為兒子包裹皮損之處,間接令皮膚不能修復。經治療1個月後,濕疹問題已大有改善,而背部皮膚亦變得光滑。

她又建議,家長應定時帶小朋友到戶外「放電」,幫助肝氣排毒,讓身體毒素排出;其次是濕疹期間要減少進食誘發濕疹的食物,例如是牛肉、麵包等。如果小童的濕疹患處有滲液出現,可以用15克甘草加入適量的清水,煮30分鐘後外敷在患處。

食療紓緩濕疹

她又分享以下2個食療,適合患濕疹的小童食用︰

山楂白術粥
功效︰益脾消食化滯,適合經常食滯,患有濕疹朋友
材料:白米 100克、白術 15克、山楂 15克
做法:先將白術、山楂加入水中同煮,煮滾後加入白米煮成為粥即可

紅棗扁豆湯
功效︰適合睡眠較差,面色蒼白,有濕疹的小朋友
材料︰白扁豆 30克、紅棗 10粒、紅糖 適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30分鐘,最後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潘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