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9歲女藝人余苑綺8年前發現患上直腸癌第3期,復發超過3次、歷70次化療,最終於上周日(21日)不敵癌魔離世,遺下丈夫及兩名年幼子女,也喚起大眾對大腸直腸癌的關注。近日台中榮民總醫院發佈「大腸癌家族」案例,有一家三口在17年間先後確診患上大腸癌,其中有2人更是屬於末期患者,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其他器官;本來推斷只剩下半年存活時間,所幸3人選擇積極治療,成功抗癌。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放縱飲食愛煎炸肥膩 畫家突手麻中風口齒不清 右手難握筆:驚不能畫畫
{{hket:ul-video id="6427"}}{{/hket:ul-video}}
35歲男子患大腸癌 積極接受治療成功抗癌
綜合外媒報道,近日台中榮民總醫院發布「大腸癌家族」家族基因突變案例,該院大腸直腸外科醫療團隊醫生黃俋霖分享,此家族最早發病為17年前,當時只有35歲的張先生,因突然暴瘦10公斤(約22磅)而求醫,及後被發現在其升結腸位置有惡性腫瘤,檢查後確定為大腸癌;但因為腫瘤過大,癌細胞已經入侵十二指腸和胰臟,無法開刀切除。當時醫生告知他屬於癌症末期,估計只剩3至6個月壽命。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a0b8dde3bb15f73a20cb8d74e8a35ec_large.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6d45f04383e79ed5b344cc20ae5b35c_large.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72da7b8c3d12087fcafbbc6c8e00929_large.jpg"}}{{/hket:inline-image}}
當時院方考慮到康復機會微小,故建議張先生進行化療和消極治療。但他沒有放棄把握康復的機會,先接受化療、再接受手術,及後多年再進行12次化療,腫瘤縮小近7成,至今17年都沒有復發跡象。而令人更鼓舞的是,張先生2011年還跟妻子誕下了第3胎。
一家三口先後確診大腸癌
黃俋霖續指,在張先生確診患癌8年後,張先生的73歲媽媽因為腹部悶痛求醫,結果發現其橫結腸位置有顆超過11厘米大的腫瘤,檢查後發現同樣為大腸癌末期,並已轉移至腹膜,難以進行開刀手術清除腫瘤。及後在去年,張先生的哥哥也因為血便,被發現在肛門口有顆腫瘤,同樣為大腸癌,
「17年內母子先後確診難纏的大腸癌末期與肛門口大腸癌,面臨生死交關與手術切除腫瘤要做人工肛門的重大抉擇。」
本來年事已高的張媽媽認為自己年紀太大,不適合也不想接受治療;但鑑於兒子的經歷,又決定積極接受治療。最終3人分別接受化療、電療與手術整合治療,成功抗癌,直到現在也沒有癌症復發的跡象。對此,張先生勉勵大家,
「只要配合醫療團隊治療,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媽媽跟哥哥也是在醫師審慎評估後提供最適合最好的治療方式,連哥哥都幸運靠電療就讓腫瘤消失不見,保住肛門,真的很感謝中榮醫療團隊的用心。」
該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江梓維指出,在與基因突變相關的家族性大腸癌中最著名的就是「遺傳性非瘜肉病性結直腸癌」(Lynch Syndrome),此種大腸癌由大腸瘜肉後轉變為大腸癌的變化速度迅速,讓患腸癌風險高達80%。他提醒大家,家族內如有橫跨兩代以上的親屬,有超過3人以上罹患大腸癌,就可能與案例中的張先生一家一樣,同屬於「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
大腸癌6大徵狀
黃俋霖指出,大腸直腸癌在台灣當地已經連續14年蟬聯國內10大癌症榜首,發生率高達10萬分之42.9;他提醒大家,如果屬於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市民,患大腸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2至4倍,建議大家要留意自身的排便習慣,如發現異常改變,例如腹瀉、便秘、腹痛、腹脹、血便或糞便帶血、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就應及早求醫檢查。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如果大家出現以下6種大腸癌徵狀,有需要時應及早求醫診治:
- {{hket:inline-image name="10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血便分兩種 黑色或因胃潰瘍
血便可分為兩種,黑色血便的出血位置或在上消化道,反映有輕微腸胃出血,胃潰瘍等疾病,如服用鐵劑、阿斯匹靈等,亦有機會產生黑便;而紅色血便的出血位置,很大機會在下消化道,鮮紅色且衛生紙上有較多血跡,通常與痔瘡有關,若是暗紅色或與小腸後端與大腸的疾病有關。
- {{hket:inline-image name="10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郭子豐
-
-
脂肪肝飲食|29歲女茹素減肥餐餐白烚菜 半年後患重度脂肪肝 醫生拆解原因 |
|
-
Sick問識答|夏日高溫「熱傷害」隨時致命 醫生拆解中暑3階段+散熱貼士 |
|
-
行山意外|16歲香港少年爬四川四姑娘山墮崖亡 入境處:按家屬意願提供協助 |
|
-
日本地震|日本新燃岳火山時隔7年再爆發 一周累計2192次地震 地底「異常膨脹」 |
|
-
胰臟癌|研究揭多吃水果防胰臟癌 1個習慣恐令抗癌效果全抵消 逾60萬港人有這習慣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脂肪肝飲食|29歲女茹素減肥餐餐白烚菜 半年後患重度脂肪肝 醫生拆解原因
|
-
Sick問識答|夏日高溫「熱傷害」隨時致命 醫生拆解中暑3階段+散熱貼士
|
-
行山意外|16歲香港少年爬四川四姑娘山墮崖亡 入境處:按家屬意願提供協助
|
-
日本地震|日本新燃岳火山時隔7年再爆發 一周累計2192次地震 地底「異常膨脹」
|
-
胰臟癌|研究揭多吃水果防胰臟癌 1個習慣恐令抗癌效果全抵消 逾60萬港人有這習慣
|
-
Healthy Life|瑜伽老師教2個動作 重點減手臂收緊拜拜肉
|
-
調查:暗瘡疤痕妨礙社交打擊自信 正視暗瘡減皮膚傷害
|
-
發福男星︱「你可能不認識我」火爆小紅書 57歲魏駿傑脹爆拍片玩梗慘被暗串:真係認唔到
|
大腸癌︳1家3口先後患大腸癌 癌末兒子一原因17年未復發 醫生:家族性大腸癌患病率高4倍︳附6大徵狀+5招預防
大腸癌︳1家3口先後患大腸癌 癌末兒子一原因17年未復發 醫生:家族性大腸癌患病率高4倍︳附6大徵狀+5招預防
台灣39歲女藝人余苑綺8年前發現患上直腸癌第3期,復發超過3次、歷70次化療,最終於上周日(21日)不敵癌魔離世,遺下丈夫及兩名年幼子女,也喚起大眾對大腸直腸癌的關注。近日台中榮民總醫院發佈「大腸癌家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340031%2F%E5%A4%A7%E8%85%B8%E7%99%8C%EF%B8%B31%E5%AE%B63%E5%8F%A3%E5%85%88%E5%BE%8C%E6%82%A3%E5%A4%A7%E8%85%B8%E7%99%8C%E3%80%80%E7%99%8C%E6%9C%AB%E5%85%92%E5%AD%90%E4%B8%80%E5%8E%9F%E5%9B%A017%E5%B9%B4%E6%9C%AA%E5%BE%A9%E7%99%BC%E3%80%80%E9%86%AB%E7%94%9F%EF%BC%9A%E5%AE%B6%E6%97%8F%E6%80%A7%E5%A4%A7%E8%85%B8%E7%99%8C%E6%82%A3%E7%97%85%E7%8E%87%E9%AB%984%E5%80%8D%EF%B8%B3%E9%99%846%E5%A4%A7%E5%BE%B5%E7%8B%80%2B5%E6%8B%9B%E9%A0%90%E9%98%B2
https://skypost.hk/article/3340031/大腸癌-1家3口先後患大腸癌-癌末兒子一原因17年未復發-醫生-家族性大腸癌患病率高4倍-附6大徵狀-5招預防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40000/3340031/og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40000/3340031/
健康
腫瘤及癌症
503
3340031
514
51400300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手術,癌症,大腸癌,直腸癌,痔瘡,腹痛,便秘,腹瀉
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大腸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直腸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痔瘡,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腹痛,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便秘,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腹瀉
大腸癌 大腸 腫瘤 家族 先生 血便 位置 案例 機會 直腸癌 基因 黃俋霖 癌症 團隊 消化道 手術 台灣 疾病 直腸 外科 徵狀 腸癌 肛門口 肛門 醫生 媽媽 總醫院 遺傳性 衛生紙 台中
2022-08-29
大腸癌-1家3口先後患大腸癌-癌末兒子一原因17年未復發-醫生-家族性大腸癌患病率高4倍-附6大徵狀-5招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