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甩掉難纏濕疹 濕疹針劑迅速控制病情

發佈時間: 2022/08/31

香港天氣反覆無常,環境污染又非常嚴重,很容易誘發出濕疹問題,加上近年疫情大爆發,大家或因過分憂慮出現過度清潔消毒的行為,對皮膚造成刺激而加劇病情,讓患者受盡痕癢、脫皮、皮膚發炎的拆騰,對身心造成極大困擾。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陳偉明直言,現時治療濕疹的方法已有許多突破,尤其對於中至重度的濕疹患者而言,治療濕疹的針劑治療效果不但顯著,而且副作用亦較傳統口服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輕微,患者只要按醫生指示使用,就能迅速控制及穩定病情。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868363365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皮膚紅腫痕癢兼影響外觀 患者身心受創
陳偉明醫生不諱言,濕疹發作時,患者的手腕、關節、雙腳,以及面頰都會可以變得紅腫和乾燥,患處痕癢不堪、痛楚難擋,甚至會影響患者的集中能力及睡眠質素。雖說濕疹再嚴重也不會即時致命,但嚴重濕疹引致的惡菌和病毒感染,亦可以危及性命。由於濕疹會影響外觀,令不少患者受盡歧視,變得失去自信,缺乏正常社交生活,有時心理承受的壓力遠比身體痛楚大,導致較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嚴重的話更會誘發出抑鬱、情緒問題,大大影響生活質素。「曾遇過一位10多歲的中度濕診患者,求診初期經常表現得毫無自信,不敢說話亦不善溝通,學習及集中能力亦因病情影響而拖累,幸好經過適切的治療後,濕疹病情不但得到明顯改善,而且性格亦變得外向自信,可回復正常的社交生活之餘,學習成績亦大大提升。」

傳統治療 成效反覆副作用大
事實上,誘發濕疹的成因非常複雜,可受遺傳、環境、致敏原及膚質各方面因素影響,故要預防濕疹病發,必須先做好皮膚保濕護理,並同時嚴控各種高危因素,盡量避免接觸相關致敏原。不過,若然濕疹發作要快速及時控制病情及改善病徵,藥物治療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893929263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一般而言,醫生都會根據病人患處的面積、厚度、徵狀嚴重情度,以及併發出的共病來評估病情,如程度屬輕微的,通常會處方外用藥物,幫助減輕患處的紅腫情況,以及紓緩病情1。但患者若未能透過外用藥膏來控制病情,或程度屬中至重度的患者,以前醫生一般會處方口服類固醇藥物,但由於類固醇療效短,副作又用大,服用後對病情的控制不但較為反覆,且不能長期使用2所以口服類固醇現在已經不常採用。其此外,病人亦可選擇服用免疫抑制劑,不過要注意的是,免疫抑制劑其實會降低人體的抵抗能力,服用後患者不但較易受到病毒及細菌感染,長期使用更會增加患癌的風險3。  

濕疹針劑副作用少 有效控制病情
可幸是,近年本港引入治療濕疹的針劑,整體效果不但比傳統治療理想,而且副作用相對亦較少 ,適合中至重度病情的患者使用。「針劑只針對受影響的因子,透過減低及控制過多的發炎因子來發揮效用,故不似口服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般會影響整個免疫系統,副作用不但較少和温和,也不會出現長遠的副作用5,而且可用於6歲以上的患者身上6。一般而言,濕疹針劑需要每二至四星期注射一次而療效顯注5,部分病人注射後數星期內病情已明顯改善了6至8成7。」至於疫情期間,注射針劑會否影響患者的對抗新冠肺炎的能力? 陳偉明醫生表示,臨床上,有透過注射濕疹針劑穩定控制病情的濕疹患者,因體內的免疫系統維持得相對平衡,整體上受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較沒有接受治療的濕疹患者低8,故使用濕疹針劑的患者實在毋須過份擔心,如有疑問可向醫生進一步查詢。

{{hket:inline-image name="DrAlso.png"}}{{/hket:inline-image}}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MAT-HK-2200728-1.0-08/2022

References

1. InformedHealth.org [Internet]. Cologne, Germany: 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 (IQWiG); 2006-. Eczema: Steroids and other topical medications. 2017 Feb 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24899/

2. Drucker AM, et al. Br J Dermatol. 2018 Mar;178:768-775.

3. Akhavan A & Rudikoff D. Semin Cutan Med Surg. 2008;27:151-155.

 

5. Fabbrocini G, Napolitano M & Megna M.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18;8:527-538.

6. Ratchataswan T,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1 Mar;9(3):1053-1065.

7. Worm M, et al. J Dtsch Dermatol Ges. 2020 Oct;18(10):1085-1092.

8. Eichenfield LF, et al. Am J Clin Dermatol. 2019 Jun;20(3):44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