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醫養生︳產後周身痛分4種證型 中醫食療穴位按摩調治有法

發佈時間: 2022/07/13

臨床不時聽到不少新產後媽媽跟醫師訴說產後體質大不如前,常出現周身骨痛、肌肉疼痛的情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從中醫角度而言,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關節酸楚、疼痛、麻木等症狀,屬「產後身痛」的範疇,又稱「產後風」。

產後身痛是甚麼?

本病多因產後氣血虧虛,經脈失養;或產後毛孔腠理不密,感受風寒濕邪,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特別是素體氣血不足、 產程出血較多、或產後調護不當感受風寒者更為多見。

與一般風濕痛症有別,產後身痛僅發生在產褥期內,與產婦失血耗氣的生理特點有關,且多數局部無紅腫熱痛,兩者治療方向不一。但若日久不癒,遷延至產褥期後則可變成一般痹症,因此各位準媽媽們如有產後身痛的問題,應爭取在產褥期內積極治療,以免遺留後患。

中醫辨證分型及食療

中醫辨證可分為血虛、血瘀、外感及腎虛證。

血虛者常見周身酸痛,肢體麻木感,關節酸楚等,多伴頭暈心悸,面色晄白等。常用黃耆桂枝五物湯以補血益氣,宣絡止痛。亦可以桂圓、枸杞子、大棗適量泡水飲用作日常食補。

血瘀者多見遍身疼痛,或關節刺痛,按則疼痛加重,伴惡露量少色黯,小腹疼痛拒按等。可按情況以生化湯加減養血活絡,行瘀止痛。或飲用山楂紅糖水,有開胃健脾,活血化瘀之效。

外感者多有產後汗出過多或受寒的病史,常見周身疼痛,項背不舒,怕風惡寒等。常用獨活寄生湯養血祛風,散寒除濕。惡寒明顯者亦可服用當歸生薑羊肉湯。

腎虛者多見產後身痛以腰膝為主,下肢乏力,或足跟痛,多伴耳鳴、夜尿等問題。常用養榮壯腎湯以補腎養血,強壯筋骨。日常可多進食黑豆、桑椹子、栗子等養血補腎的食物。

日常穴位按摩

此外,各位準媽媽在產後可多作自我穴位按摩,有調補氣血,調補肝腎的功效。

1.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 3 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2. 血海:大腿內側,膝蓋內側端上 2 寸(約 3 指寬度),股四頭肌內側隆起處;

3. 三陰交: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 3 寸(約 4 指寬度),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孕婦在分娩後應特別留意身心調理,注意產後避免外出吹風受涼,飲食均衡。特別現代女性生活工作繁忙,更需注意產 後靜養,勿過度勞累更傷氣血,才能逐漸恢復產前的健康狀態。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若有需要請先咨詢中醫師,以免延誤病情。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2022-06-14-16-48-12.jpg"}}{{/hket:inline-image}}

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 謝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