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多了自煮機會讓我們更留意食材的來源與質素,加上無得去旅行,當然希望至少在飯桌上可以品嚐到最想念的異國風情。不過對商戶來說,要在全球供應鏈緊張、物流運輸成本高昂等挑戰之下,穩定供應既新鮮又多樣的時令產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服務香港近80年的超市品牌惠康,就勇於接受挑戰,自去年十月推出全新概念的「鮮」級市場Wellcome Fresh,從世界各地找來高質食材,務求為顧客提供新鮮、健康又負擔得起的美味。要達成如此艱巨的任務,必須上下一心全情投入,今次我們訪問了幾位團隊中不同崗位的成員,一窺他們努力為港人帶來鮮味的故事。
為「新鮮」重新定義 積極擴大供應鏈
近年愈來愈多人追求健康的飲食,除了講求傳統意義上的新鮮,亦非常著重食物來源及安全,所以惠康亦對新鮮有了全新定義——以最快速度送達之餘更要照顧包括來源、運輸過程及品質控制等細節。DFI零售集團北亞區商務拓展總監李昭韻(Yvonne)負責惠康及Market Place的新鮮食品商務拓展,她認為好的產品所有細節均要做到一絲不苟:「我們在世界各地尋找好食材,並從種子開始了解當地的種植模式及質素,務求找到最好的品種才帶回來上架。」
▲DFI零售集團北亞區商務拓展總監李昭韻(Yvonne)認為好的產品所有細節均要做到一絲不苟。
疫情下面臨各國封關、食物供應鏈危機,Yvonne及其團隊依然堅持以質素行先:「我們在疫情期間特別擴大了供應網絡,從以前的20多個地區增加到現在超過40個,供應商及農場多達百多間,除了搜羅更多不同地方的優質好貨,更是為了確保在突發情況之下,有其他地區的貨源可以調配補上,達到供應與格價維持穩定的目標。」
設有監測工具控品質 與農合作穩定價格
惠康的專業品質控制團隊就負責為來貨把關,確保好貨抵港後依然保持水準,除了定期檢查貨品安全證明及化驗報告,更設有產品監控「三寶」,惠康採購經理郭藹瑩(Zita)解釋:「度糖機、顏色對照表、水果尺,分別可用來查看蔬果的甜度、果實色澤及大細,讓我們更容易了解來貨有沒有達標。而採購團隊更每日都要試食不同食材,不合格的就退回供應商,以確保所有產品都達到最高水準。」
▲惠康採購經理郭藹瑩(Zita)表示所有產品都達到最高水準。
作為分店遍佈全港各區、觸及不同社會階層的超市,將價格控制得合理而穩定,是採購團隊的另一大課題,Zita以尋找自家品牌Meadows荷蘭車厘茄的過程為例分享當中故事:「我們團隊試食了接近30款來自世界各地的車厘茄,從中挑選了這款皮薄、脆口又鮮甜多汁的品種,再走遍全球尋找整年都適合栽種這款番茄的農場,最終決定由荷蘭的溫室農場種植,全程嚴控濕度、氣溫及水份,確保出品數量與品質,亦因為這樣的合作關係,農場更容易計畫人手與成本,來貨的價格與穩定度自然大大提高,讓價格比市面歐洲空運番茄的便宜近3成。」
Yvonne亦分享:「我們常希望將罕有食材以更大眾化的價錢帶到更多人的餐桌之上,除了用心尋找價格更抵的貨源產地,以及與當地農民直接簽約合作、計劃種植,我們亦受惠於包括東南亞等地銷售網絡帶來的龐大銷售量,才能將高質產品的價格控制在一般人也負擔得起的程度。例如空運秘魯白蘆筍、紫色的羽衣甘藍、黃色及紫色的椰菜花等高質食材,在惠康以大眾化的價錢一樣享受得到。」
團隊上下 以顧客健康及安全為首位
除了Yvonne、Zita與採購團隊的努力,要做到所有產品都達致新鮮、安全、高質的標準,不同崗位的付出亦不可忽視。服務超過14年的惠康新鮮食品部經理阿初,就認為公司十分重視員工訓練,有助前線員工作對產品作最後把關:「前線同事收到貨品點算好之後,就會依不同方法盡快處理,以菜芯為例,我們直接與農夫合作,由產地出發到上架只需不到24小時。」
生產部營運經理Jonny提到惠康一直將顧客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靠的就是對每個步驟的嚴格控制:「位於將軍澳的新鮮食品中心,有嚴格溫度及濕度控制,運送新鮮食材的貨車均配備冷凍貨櫃,由儲存、運送、到上架均一絲不苟。又例如我們對於店內出售的農家雞的生活環境、飼料、養殖日數都有規管,更會確保養殖過程中不加任何激素,讓顧客可安心食用。」
除了搜羅更多有質素又抵食的產品,惠康亦深明疫情為市民帶來的困境,所以自2020年10月開始推出「日日有低價」計劃,將日常生活必需品以低價出售,希望與全城一起共度時艱,計劃在今年4月再度宣佈延長多半年,低價產品的數量更擴大到超過800款,讓顧客毋須四處價格,隨時都買得放心又安心。
惠康網址:www.wellcome.com.hk
FB:https://www.facebook.com/wellcome.super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