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身體倦怠︳無時無刻都感到眼瞓倦怠? 醫生分析倦怠3類型+5大原因

發佈時間: 2022/04/19

放假後常常感到渾身倦怠疲累,完全提不起勁?有台灣醫生表示,身體出現倦怠感主要分為生理性、心理性和身體性3大類,而身體性倦怠與疾病和生活習慣有關,其中有5大原因會導致出現。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OL自小濕疹中學變接觸性皮膚炎 曾自卑不敢生育怕影響下一代

{{hket:ul-video id="5608"}}{{/hket:ul-video}}

倦怠3大類+5大原因

台灣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生陳敬睿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近日遇到不少自述疲憊的患者,甚至有一名中年男子情況誇張,在說完「醫生我好累」後,就馬上睡倒在其桌上。他解釋指,倦怠可以分為生理性、心理性和身體性3大類,其中生理性和心理性倦怠可嘗試透過心理諮詢或改變生活型態改善,而身體性倦怠則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發的不適感。

生理性倦怠:主要與生活作息不正常有關,例如工作時間過長、壓力過大等容易導致睡眠品質不好,造成疲憊倦怠;另外,節食減肥、懷孕等生理變化也會容易令人感到倦怠。

心理性倦怠:50%以上的長期倦怠與憂鬱或焦慮有關;建議大家多外出活動,過度的休息或睡覺反而可能越睡越累。

身體性倦怠:主要與疾病、藥物或煙酒有關,這類型的倦怠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來改善;另外,大家可透過血液、尿液或超聲波等檢查方式找出造成疲累5大主要原因: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陳醫生提醒,當倦怠感持續一個月或以上時,就應正視倦怠帶來的生活影響。盡早求醫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造成的倦怠反應,亦可嘗試透過心理諮商或改變生活型態讓身心靈得到放鬆,從而改善倦怠感。

內容獲「家醫科 陳敬睿醫師」授權刊登。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郭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