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兒童健康︳幼兒無嘔無瀉肚劇痛揭「腸套疊」 醫生警告2情況大人都有機會引發︳附腸套疊4大症狀

發佈時間: 2022/04/05

若小朋友持續出現腹痛症狀,家長應盡快帶子女求醫!台灣一名兒科醫生日前分享病例,指曾遇到有小朋友因肚痛求診,但他一直沒嘔吐及肚瀉,吃藥後也沒有改善;最終經檢查後發現原來是「腸套疊」,屬於危險急症的一種。有兒科醫生提醒,腸套疊一般會出現在幼兒身上,症狀與腸胃炎類近,若沒及時治療,嚴重恐會致死。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丨身高縮水、駝背或骨質疏鬆症?營養師拆解1個診斷方法

{{hket:ul-video id="5532"}}{{/hket:ul-video}}

台灣兒科醫生陳敬倫日前在Facebook專頁「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發文,指曾經遇到有病例,一名小孩出現肚痛,但未有嘔吐及肚瀉問題;吃藥後情況亦沒有改善,肚子陣痛到哭泣,於是父母再次帶小孩到陳醫生求助。

經檢查後,陳醫生發現小孩肚內有一個像冬甩的病灶,發現是腸套疊,叫父母立即帶孩子到急症室求醫,希望治療順利不用開刀。

{{hket:inline-image name="l040420221.jpg"}}{{/hket:inline-image}}

(「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圖片)

陳醫生指出,腸套疊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發病原因多數不明,可能與可能與腺病毒感染和腸黏膜淋巴結腫大有關。腸套疊主要發生在3個月大至6歲小童,大部分是大腸套小腸的形式,典型症狀是腹痛、嘔吐、排血便,嬰兒通常不明原因間歇性哭鬧,如每隔10至20分鐘發作一次,如進行超音波檢查,準確度高達100%。

他又提醒,腸套疊表現有時像腸胃炎,如果孩子腸胃炎治療沒有明顯改善,或有吐綠色膽汁、劇烈腹痛、血便等危險徵兆,建議要進一步檢查。

腸套疊4大症狀

本港兒科專科醫生李家仁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時解釋,腸套疊多起於過濾性病毒感染,致腸淋巴腺腫大,腸道向內阻塞,出現一腸道套進另一段腸道的情況。此症一般會出現在3個月至2歲大的幼兒身上。他提醒家長若子女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求醫: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f8e078a-0783-4e16-a724-3380fe49795d.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5f98008-4dba-4062-b718-6534d8ba02b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664df64-b67f-4ff6-8341-d76d3868778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2c1ca85-184f-42b1-8ba9-7ec51be58d2a.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9df9c52-8d99-4c43-923c-a810ad628bda.jpg"}}{{/hket:inline-image}}

由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太會表達,因此可能只會因疼痛而大哭。另外腸套疊引發的腹部疼痛屬間歇性,不痛時小朋友可能無異樣,容易延誤就醫。如10小時內沒得到診治,可能會出現腸道壞死、導致併發症甚至死亡。李家仁又說,腸套疊發生在大人身上的機會很微,但如腸內有息肉或瘤亦有機會引發。

腸套疊或有機會復發

李家仁解釋,醫生通常會安排照X光或腹部超音波檢查。若發現有腸套疊,多會使用空氣或液體灌腸法,幫助腸道回復正常。如病人腸道已壞死,則可能需進行緊急手術切腸。

他又提醒大於6個月的嬰兒如接受了輪狀病毒口服疫苗,出現腸套疊副作用的風險較高。建議在6個月大前完成接種,以避免出現副作用。此外,此症復發機會為9%,故家長應持續觀察。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潘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