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刷牙是個良好的習慣,但不少人都會忽略了牙刷和漱口杯的清潔,以為沖水就已經夠清潔,甚至會用到牙刷刷毛「炸開」、漱口杯發霉才更換或清洗。台灣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教授提醒大家,要多注意牙刷和漱口杯的衛生,否則病菌潛伏在其中滋生,病菌量日月累積可達上千萬之多,如同馬桶一般。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治療濕疹期間病情易反覆 中醫籲要有耐性戒食2類食物
{{hket:ul-video id="4870"}}{{/hket:ul-video}}
緊記定期更換牙刷和漱口杯
招名威教授在健康平台「今健康」表示,牙刷、漱口杯可經環境和使用者產生病菌。首先在環境方面,浴室中常見的病菌包括潮濕環境下的黴菌,也有大腸桿菌,「大腸桿菌不僅存在於馬桶當中,也會隨著沖馬桶時所產生的氣流飄散,附著於各衛浴設備。」他建議衛浴設備需定期清潔,同時要定期更換牙刷和漱口杯。
而在使用者方面,招教授表示人類口腔的細菌其實有分好壞,常見如鏈球菌、奈瑟菌、普雷沃氏菌等,好的細菌有助分解養分並幫助身體吸收、協助荷爾蒙平衡等,壞菌則對人體有害,令身體容易出毛病。若牙刷、漱口杯長期沒更換又沒妥善清潔,病菌量受兩者相互影響下日月累積可達到上千萬之多,如同馬桶一般。
沒清潔牙刷和漱口杯 或會引致健康危險
招教授指,長期沒有更換或清潔牙刷和漱口杯,除了影響口腔細菌生態,或可引致6種意想不到的後果: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從生活習慣預防細菌滋生
招教授指出,若長期與這些病菌為伍,即便刷牙時不會把牙膏或水吞落肚,但也容易影響口腔細菌生態,輕者容易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影響腸胃道健康,較嚴重者,有不少研究認為這與大腸癌等各項癌症、失智症等腦部退化等有關。
要預防上述後果不難,可從一些小習慣中做起。他建議牙刷和漱口杯每天要妥善清潔,定期最久每個月更換一次為佳;改用不鏽鋼的漱口杯,與塑膠材質相比較不容易滋生病菌或發黴;也可以考慮不使用漱口杯,改以手接水的方式漱口,不過要更注意置放牙刷的位置和衛生情況。
他提醒許多生活上的不良習慣看似小問題,但但不少疾病、癌症等往往就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習慣逐年累積。他提醒民眾要多留意自身的生活習慣,留意衛生細節,有助避免疾病敲門。
內容獲「今健康」授權刊登。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 {{hket:inline-image name="7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2_600.jpeg"}}{{/hket:inline-image}}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郭子豐
-
末日預言倒數︱鹿兒島6弱強震十島村緊急避難 外海狂震逾千次 監測數據直衝天際 |
|
-
腦退化|65歲婦患早期腦退化 靠4招不服藥半年逆轉 醫生:護腦關鍵要食這種魚 |
|
-
周驄離世丨「TVB御用爺爺」周驄離世享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
|
-
Diogo Jota離世︱迪亞高祖達車禍離世終年28歲 完婚僅10日遺3兒女、胞弟同身亡 意外現場曝光 |
|
-
充電注意丨深水埗「喜居」凌晨奪命火 41歲男子疑逃生失足墮亡證為TVB新聞部攝影師 |
|
-
一路走好丨韓國男團F.able前成員宰鉉 低調與白血病抗爭多年英年早逝得年23歲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末日預言倒數︱鹿兒島6弱強震十島村緊急避難 外海狂震逾千次 監測數據直衝天際
|
-
腦退化|65歲婦患早期腦退化 靠4招不服藥半年逆轉 醫生:護腦關鍵要食這種魚
|
-
周驄離世丨「TVB御用爺爺」周驄離世享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
-
Diogo Jota離世︱迪亞高祖達車禍離世終年28歲 完婚僅10日遺3兒女、胞弟同身亡 意外現場曝光
|
-
充電注意丨深水埗「喜居」凌晨奪命火 41歲男子疑逃生失足墮亡證為TVB新聞部攝影師
|
-
一路走好丨韓國男團F.able前成員宰鉉 低調與白血病抗爭多年英年早逝得年23歲
|
-
脂肪肝飲食|29歲女茹素減肥餐餐白烚菜 半年後患重度脂肪肝 醫生拆解原因
|
-
Sick問識答|夏日高溫「熱傷害」隨時致命 醫生拆解中暑3階段+散熱貼士
|
衛生習慣︳牙刷長期不換漱口杯發霉先洗 黴菌+大腸桿菌+口腔細菌夾攻髒如馬桶︳附6大健康危機
衛生習慣︳牙刷長期不換漱口杯發霉先洗 黴菌+大腸桿菌+口腔細菌夾攻髒如馬桶︳附6大健康危機
勤刷牙是個良好的習慣,但不少人都會忽略了牙刷和漱口杯的清潔,以為沖水就已經夠清潔,甚至會用到牙刷刷毛「炸開」、漱口杯發霉才更換或清洗。台灣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教授提醒大家,要多注意牙刷和漱口杯的衛生,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132539%2F%E8%A1%9B%E7%94%9F%E7%BF%92%E6%85%A3%EF%B8%B3%E7%89%99%E5%88%B7%E9%95%B7%E6%9C%9F%E4%B8%8D%E6%8F%9B%E6%BC%B1%E5%8F%A3%E6%9D%AF%E7%99%BC%E9%9C%89%E5%85%88%E6%B4%97%E3%80%80%E9%BB%B4%E8%8F%8C%2B%E5%A4%A7%E8%85%B8%E6%A1%BF%E8%8F%8C%2B%E5%8F%A3%E8%85%94%E7%B4%B0%E8%8F%8C%E5%A4%BE%E6%94%BB%E9%AB%92%E5%A6%82%E9%A6%AC%E6%A1%B6%EF%B8%B3%E9%99%846%E5%A4%A7%E5%81%A5%E5%BA%B7%E5%8D%B1%E6%A9%9F
https://skypost.hk/article/3132539/衛生習慣-牙刷長期不換漱口杯發霉先洗-黴菌-大腸桿菌-口腔細菌夾攻髒如馬桶-附6大健康危機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30000/3132539/og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30000/3132539/
健康
生活健康
503
3132539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食用安全,牙周病,痱滋,大腸桿菌
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食用安全,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牙周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痱滋,實體詞,病菌及病毒,大腸桿菌
漱口杯 牙刷 病菌 教授 細菌 習慣 生活 衛生 口腔 環境 長期 方面 招名 馬桶 食物 生態 奈瑟菌 耐性 鏈球菌 身體 普雷沃氏菌 後果 自家 節目 專區 好壞 癌症 養分 中醫 人類
2021-12-16
衛生習慣-牙刷長期不換漱口杯發霉先洗-黴菌-大腸桿菌-口腔細菌夾攻髒如馬桶-附6大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