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人口老化|近半初老者料退休靠自己 移民潮增護老需求 基金撥百萬創支援熱綫

發佈時間: 2021/11/11

面對人口老化,「初老世代」港人既要照顧高堂,亦要籌備自身退休生活。和悅社會企業屬下的和悅會在今年8月訪問826人,當中7成為55歲以上人士,結果發現以10分為滿分,29%人指現實與理想退休生活差距達5分,47%人指要拉近距離更要「靠自己」。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a35e0648-de50-4fb9-8b74-e170b36ad7a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c195fd4-3a4a-4c34-a30a-cc3c3a05b29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a539f3-5cbe-435f-9ad6-f5f14c270f7c.jpg"}}{{/hket:inline-image}}

和悅社會企業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志育指,初老港人學歷和經濟能力較上一輩高,且因現行社會服務多需長時間輪候,令他們更傾向自行解決,非像前人打算靠家人、政府或社褔機構照顧。而他們同時亦需照顧年邁家人,惟本港資訊雖然較透明,護老支援卻仍存缺口,陳指:「有個案是老父突然中風,但醫院無法讓他長期住院,但家人又無法立即找到安老院床位,十分徬徨。」同時在移民潮下,他估計未來2年「越洋照顧」情況會更顯著,「 現時留港的長者未算太老,惟日後隨年齡增長,照顧需求趨勢,遠在海外的子女更需要1個平台,協助支援家人。」

港現有逾33萬名全職照顧者

和悅社會企業督導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指,現時本港有逾33萬名全職照顧者,他們需全天候照顧家中長者,身心受壓嚴重。而本港現有很多長者政策,卻甚少有針對護老者政策。他指,有個案是女兒辭職照顧母親,但母親卻常向其他4名子女訴說女兒是貪圖家產才照顧她,久而久之令其他人信以為真,「見到阿妹面左左」。另在新冠疫情下,老人易因久困在家,情緒波幅大,令照顧者更受委屈。他指:「且不少老人家好黐身,家人行開一陣都不高興,患腦退化者更甚。」

因應本港未有專門支援護老者熱綫,和悅社會企業名下慈善基金將撥出100萬種子基金,冀在觀塘及黃大仙區先試行「個案管理」支援模式,以熱綫提供護老資訊、護老者情緒支援,及與社褔機構合作轉介服務等。陳指,首階段運作約需300萬元,冀獲企業和社會人士捐助支持,以便護老者找到適合服務單位。他指,不少護老者需求都是即時及有緊急性:「像有照顧者想剪頭髮,需行開2個鐘,而要找人幫手照顧老人家。這是很小的心願,但亦已讓他很無助。」

退休教師需照顧年邁母及傷殘弟

在和悅會「我的理想晚年生活」徵文比賽奪冠的57歲退休教師劉蘭香指,家有87歲母親及55歲傷殘弟弟,退休後審視家居才覺殘舊不堪,但母弟因適應問題難遷出大裝修,故要自己「想辦法」。她先後上網及聯繫做水電的舊生,才發現可直接在舊地板上鋪石塑地板替代:「本身台灣和韓國很流行,香港卻不常見,我和舊生四出尋找,才找到貨源。」她笑言過去舊生要「叫她老師」,現在反是她要請教「叫他師傅」,師生關係更親密無間,未來還會由舊生協助重漆牆身等,料整個裝修需花15萬元。

她將經歷寫成《享受限制的晚年》:「我的生活或因母弟有很多限制,但這些限制同時讓我學到更多,現時已變成半個地板專家。學會享受『限制』,未來因年老帶來更多體能和精神限制時,我都能更自如應付。」

港人理想退休最重視:

排名 重視 百分比
第1位 身體健康 17%
第2位 快樂開心 10%
第3位 優悠寫意 9%

資料來源:和悅會調查
 

「三文治世代」需照顧兩代人 , 經濟身心健康更需支援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