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視減肥為終身事業,但華人屬「易肥」體質,單靠意志減重實屬難事。去年引入香港的新型胃水球治療,毋須麻醉及用內窺鏡,只需吞服膠囊,再通過幼管注入生理鹽水,便可減胃容量,從而減少飢餓感,有助減重10%至14%;而且4個月後水球會自動排出體外,不像傳統水球須用內窺鏡取出,更方便作為縮胃等手術的「體驗版」,助超肥人士減至合適體重再動手術。
不適宜胃水球治療人士↓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111OG3-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111OG3-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111OG3-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111OG3-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111OG3-G005.jpg"}}{{/hket:inline-image}}
中大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指,亞洲人身體脂肪比率較外國人高,即使身體質量指數(BMI)相同,肥胖的亞洲人仍較外國人有更高糖尿病風險:「如西方BMI超過25才算過重,逾30屬一級肥胖;但亞洲人BMI超過23已屬過重,逾27.5便是一級肥胖。」他指,亞洲人體脂較高成因未明,推測或與遺傳,及高碳水飲食文化相關,「如吃米飯、壽司、餃子等,較易積聚脂肪。」
非永久留體內,病人顧慮少
黃續指,BMI逾27.5且有肥胖相關嚴重疾病,已適合做減重手術:「但港人聞手術色變,較少一開始便以胃旁路術(即胃繞道)及袖胃切除術(即縮胃)等方式減重,但靠藥物減肥效果不彰,胃水球便可作為中間過渡。」
胃水球的治療原理,是通過水球佔去胃容量,達到「食少少已飽肚」效果,水球非永久留置體內,病人顧慮更少。黃說:「傳統胃水球要用內窺鏡放入,不適感較強,亦需局部麻醉,日後要用內窺鏡取出。」而去年在港應用的新型胃水球,只需吞服膠囊,透過X光定位後,便可注入生理鹽水「泵漲」水球,「人的胃容量約1公升,水球容量為500毫升,佔去大半個胃,而且4個月後便會自行排水和排出體外,全程不用麻醉,約有20名病人已用過。」
{{hket:inline-image name="sksinn20211109205.jpg"}}{{/hket:inline-image}}
不涉手術程序 疫下做3宗
黃指,胃水球一般可助病人減去10%至14%體重,但若無改變飲食行為,約80%人取出水球後1年會復胖。「放入水球後頭3日,會有胃抽筋、作嘔等不適。日後亦只能吃少少飯、不能飲汽水,以免胃部馬上填滿,致胃漲不適。」他指,胃水球有助病人體驗「手術減重」效果和飲食方式,價格亦較手術平三分一至一半。「部分人太肥,動手術易有危險,且因脂肪肝令手術視野受阻,胃水球可幫他們減至適合手術體重。」
他指曾有24歲男病人的BMI超過60,有睡眠窒息及糖尿病,需以傳統胃水球減至適宜手術的體重,再做胃繞道手術,現時BMI降至30多。而新型胃水球則更適應疫下新常態:「像早前公院因疫情叫停非緊急手術,但新型胃水球不涉手術程序,疫下仍做了3宗,變相保障病人的治療進度。」
筋骨痛症 │ 後尾枕現針刺或電擊痛楚 或患「枕神經痛」 低頭族高危,詳情即睇:【下一頁】
記者:脫芷晴
責任編輯:黎家榮
-
蔡瀾近況︱83歲蔡瀾傳身體欠佳入ICU出院近況曝光 送30萬普洱招呼友人 精神面貌惹議 |
|
-
-
-
長壽秘訣|81歲女醫生成功抗癌做Model 分享4大回春秘訣 「1種運動」每日5分鐘見效? |
|
-
經典金曲|與泳兒再度合唱16年前「回憶殺」金曲《我的回憶不是我的》 男歌手激罕現身近況曝光 |
|
-
中環雙屍案丨七旬夫婦寓所燒炭雙亡 妻行動不便需丈夫長期照顧 兒子登門探望揭悲劇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皮膚問題︳男子小腿受傷發炎變錢幣狀濕疹 再被細菌感染致蜂窩組織炎
|
-
新冠肺炎|歐藥管局審視默沙東新冠口服藥 冀盡快提供使用建議
|
-
恐怖癌王︳女子「胃痛」自行服藥拖半年 揭肝生30腫瘤患「癌王」4個月後亡︳胰臟癌7大症狀
|
-
皮膚問題︳曬傷後全身長滿紅斑患銀屑病 25歲女勇敢展示背部鼓勵同路人
|
-
女性疾病︳乳房有硬塊未必患乳癌? 中醫教1招分辨乳房纖維腺瘤
|
-
暴飲暴食︳瘦身後報復式進食連續5日嚐辣飲酒 大馬女星突吐血揭患胃炎灼傷食道︳附消化性潰瘍症狀+預防方法
|
-
蔡瀾近況︱83歲蔡瀾傳身體欠佳入ICU出院近況曝光 送30萬普洱招呼友人 精神面貌惹議
|
-
長壽秘訣|81歲女醫生成功抗癌做Model 分享4大回春秘訣 「1種運動」每日5分鐘見效?
|
減肥有法︳新型胃水球減重治療 毋須麻醉及內窺鏡 自動排出體外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 D211111
減肥有法︳新型胃水球減重治療 毋須麻醉及內窺鏡 自動排出體外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不少人視減肥為終身事業,但華人屬「易肥」體質,單靠意志減重實屬難事。去年引入香港的新型胃水球治療,毋須麻醉及用內窺鏡,只需吞服膠囊,再通過幼管注入生理鹽水,便可減胃容量,從而減少飢餓感,有助減重10%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103881%2F%E6%B8%9B%E8%82%A5%E6%9C%89%E6%B3%95%EF%B8%B3%E6%96%B0%E5%9E%8B%E8%83%83%E6%B0%B4%E7%90%83%E6%B8%9B%E9%87%8D%E6%B2%BB%E7%99%82%20%E6%AF%8B%E9%A0%88%E9%BA%BB%E9%86%89%E5%8F%8A%E5%85%A7%E7%AA%BA%E9%8F%A1%20%E8%87%AA%E5%8B%95%E6%8E%92%E5%87%BA%E9%AB%94%E5%A4%96
https://skypost.hk/article/3103881/減肥有法-新型胃水球減重治療-毋須麻醉及內窺鏡-自動排出體外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00000/3103881/cc56c666-66c0-440b-92bc-784c14d58942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100000/3103881/
健康
飲食與運動
503
3103881
514
514003001
健康 飲食與運動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肥胖,肝硬化,減肥,手術,治療,醫生,脂肪,靜脈曲張,糖尿病,睡眠窒息,脂肪肝,香港中文大學
實體詞,醫院及院舍,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肥胖,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肝硬化,健康醫療,健康養生,減肥,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營養素,脂肪,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靜脈曲張,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糖尿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睡眠窒息,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脂肪肝,實體詞,學校,香港中文大學
@Health+
胃水球 手術 水球 病人 飲食 內窺鏡 容量 脂肪 新型 效果 體重 亞洲人 膠囊 糖尿病 外國人 方式 身體 碳水 外科 專科 醫生 程序 疫下 生理 鹽水 中大 醫院 黃健鴻 人士 X光
2021-11-11
減肥有法-新型胃水球減重治療-毋須麻醉及內窺鏡-自動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