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認知障礙病友軟餐點心製作工作坊」 認知障礙導致吞嚥困難 引入具色香味「軟餐」助提升食慾

發佈時間: 2021/11/08

常言道「食得是福」,但原來對於不少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而言,進食對他們並不簡單,長遠可影響營養吸收。有見及此,「認知障礙病友軟餐點心製作工作坊」於今年10月24日舉行,並邀請到精神科專科醫生雷永昌醫生分享長者情緒健康資訊,及The Project Futurus及「軟餐俠」創辦人文慧妍小姐分享「軟餐」特色,幫助病人改善吞嚥困難的情況。

長者情緒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情緒健康議題近年備受社會關注,其中在長者群組中更常發生。精神科專科醫生雷永昌醫生在工作坊表示,焦慮症、抑鬱症、認知障礙症等在多項香港調查及國際文獻中,均顯示在長者群組中十分普遍。他引述一份2017年在醫學期刊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內刊登的研究報告,約3100名的65歲至84歲接受研究的長者中,估計有高達11%及17%的長者在過去一年曾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

雷醫生指,精神健康問題對長者生活有很大影響,例如影響睡眠、人際關係、產生負面思想、減少食慾等,當中不少長者亦會出現疑似認知障礙的徵狀。

吞嚥困難致營養不良 嚴重影響器官功能

認知障礙症病人除了影響記憶外,亦會忘記如何進食、使用餐具等。The Project Futurus 及「軟餐俠」創辦人文慧妍小姐表示,長者隨年月漸老,味覺及喉嚨肌肉開始退化,且牙齒脫落,進食時容易出現吞嚥困難,久而久之便會影響食慾,導致營養不良。她續指,一旦長者營養不良,免疫力便會降低,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及影響肺功能、神經系統等。

文小姐提醒,若發現身邊長者進食前後有咳嗽或氣喘,食物殘留在口腔或喉嚨內,或需要長時間咀嚼或吞嚥,便有機會是吞嚥困難的徵狀。

具色、香、味的軟餐 助病人提升食慾

在香港大多機構中,現時主要可選擇正餐、碎餐或糊餐進食,其中糊餐由於澱粉被唾液消化,分解成水分,容易導致誤吸,引發吸入性肺炎和慢性肺疾病,因此常令病人不願進食,但正餐及碎餐對長者而言亦難以吞食。

日本安老院舍早年開始設計「軟餐」,可以調整食物的軟硬度,亦能造出常見食物的形狀及口味,例如壽司、牛肉等,有助提升病人食慾,亦能減少進食時嗆咳及誤嚥的風險。

是次軟餐點心製作工作坊特別邀請廚師示範製作長者飲茶常點的蝦餃及燒賣的軟餐,透過將平日已煮熟的蝦餃及燒賣,加入軟餐酵素粉及水攪拌,之後倒入鍋中加熱至 80度以上,期間不停攪拌直至變成流質,將加熱的食材倒入至模具,凝固後便可出餐及食用。通過這樣的做法,食物可還原外型和味道,即使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有吞嚥困難,也能享受一盅兩件的樂趣。

「認知障礙病友軟餐點心製作工作坊」活動當日亦設有 Facebook 直播,如市民有興趣了解更多雷永昌醫生講解的長者情緒健康問題,或學習如何製作軟餐方便長者進食,歡迎到「跨越認知障礙」 Facebook 專頁重溫片段,網址為:www.facebook.com/CareForDementiaHK

▲工作坊除了有雷永昌醫生講解情緒健康問題外,亦安排廚師即場製作軟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