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為了牙齒靚靚而箍牙,但不是一時三刻即可見效,期間若患者可因忽略口腔衛生、沒戴好牙箍或懶於覆診,引發口腔健康問題,可令箍牙時間一拖再拖。牙齒矯正科專科徐詠琦醫生表示,臨床上有使用傳統鋼箍的患者咬甩配件而沒有通知醫生,白白浪費了修復配件的時間;隱形牙箍患者更可能佩戴不當而不自知,令牙齒反向移動。今時今日,AI科技發展迅速,可協助牙醫更密切和有效率地監察矯齒過程,有望縮短箍牙時間。
徐詠琦醫生指出,無論是傳統或隱形牙箍,一般患者每隔4至6周覆診一次,「每次調整牙箍後,牙齒一邊的骨頭會被身體吸收,而另一邊的骨頭會增生,令牙齒的位置改變。根據研究顯示,其復原時間需約4星期。醫生確保牙齒按計劃移動後,才進入下一階段的治療。」
刷牙、配件脫落、牙箍貼合靠患者自律
等待覆診期間,患者有機會出現不同問題。第一是口腔衛生,傳統牙箍患者刷牙時容易忽略牙箍中間位置;活動式隱形牙箍亦容易忽略牙肉邊位置;部分患者牙齒較擠迫,容易忽略重疊位置。徐醫生表示:「初期會牙肉腫和流牙血,若不盡早處理,可演變成中度甚至嚴重牙周病,要暫時停止箍牙,否則牙齒移動會令牙骨收縮得更快,做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第二是不正確使用牙箍。「傳統牙箍依賴鐵線向牙托施力,繼而帶動牙齒移動,若患者經常咬爛或咬甩牙托,又不主動告知醫生,變相浪費時間。」徐醫生續指,隱形牙箍更講求貼合度,即使是微小的差距也可影響牙齒移動,「患者未經專業訓練,未必留意到輕微偏差,若此時按原定計劃自行換箍,不斷累積錯誤至下次覆診,輕則令進度滯後,嚴重可令牙齒移動方向改變,需由較早階段重頭來過。」
醫生作診斷 AI助監察
隨著科技進步,現時有不少方法協助醫生督促和提點患者,例如通訊軟件,甚至AI人工智能。徐醫生指出,現今的AI科技已經可偵測到90多個口腔問題,包括口腔衛生、牙齒移動、配件掉落等,患者只要每周拍照一次,電腦便可進行分析,「例如小朋友出現疑難,家長未必懂得轉達,AI偵測可通知醫生,讓醫生遙距提供臨時解決辦法,暫時舒緩問題或提早覆診」;醫生在覆診前知悉問題並做好準備,患者可節省等待時間。
更重要的是, AI偵測比患者的眼睛精準,輔助醫生更準確地了解箍牙情況,及早發現問題,於下次複診時調整療程,可預防問題變得嚴重才處理,令整體治療更為順利。不過,徐醫生强調,箍牙除了表面問題,亦涉及一些人性化的選擇,如矯正器的力度等,「AI工具無法代替醫生跟進病人箍牙進度及制定箍牙療程,因此病人不能使用AI工具嘗試『DIY』箍牙,醫生的診斷和制定治療計劃仍十分重要」。
徐醫生表示,監察矯齒有多種不同方法,「有患者口腔衛生管理特別差,醫生可能會要求他每周覆診一次;或每次只發放一定數量的隱形牙箍,患者需覆診才獲發新一批牙箍。」而不同方法各有優劣,患者有疑問應諮詢自己的牙醫,並按自身需要、病情及承擔能力,選擇最適合的方法。
{{hket:inline-image name="DrVickyTsuiFinal.jpg"}}{{/hket:inline-image}}
▲牙齒矯正科專科徐詠琦醫生
-
致癌危機|人不會無緣無故患癌!醫生揭4大致癌原因 「1個習慣」罹癌風險增30倍 |
|
-
降血壓運動|專家教居家就做到!3大最佳降血壓運動 每次做45秒即見效 |
|
-
-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致癌危機|人不會無緣無故患癌!醫生揭4大致癌原因 「1個習慣」罹癌風險增30倍
|
-
降血壓運動|專家教居家就做到!3大最佳降血壓運動 每次做45秒即見效
|
-
傳統治療效果欠佳 免疫治療為三陰乳癌患者帶來新曙光
|
-
網絡熱話|男童北角單車徑踩單車 1原因遭5老翁輪流指罵 疑不忿被拍片推跌男童
|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箍牙不覆診問題叢生AI助督促患者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10705
箍牙不覆診問題叢生AI助督促患者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不少人為了牙齒靚靚而箍牙,但不是一時三刻即可見效,期間若患者可因忽略口腔衛生、沒戴好牙箍或懶於覆診,引發口腔健康問題,可令箍牙時間一拖再拖。牙齒矯正科專科徐詠琦醫生表示,臨床上有使用傳統鋼箍的患者咬甩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2994709%2F%E7%AE%8D%E7%89%99%E4%B8%8D%E8%A6%86%E8%A8%BA%E5%95%8F%E9%A1%8C%E5%8F%A2%E7%94%9FAI%E5%8A%A9%E7%9D%A3%E4%BF%83%E6%82%A3%E8%80%85
https://skypost.hk/article/2994709/箍牙不覆診問題叢生AI助督促患者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90000/2994709/0705SPNPRPP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90000/2994709/
健康
生活健康
503
2994709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牙齒矯正科專科
醫生 患者 牙齒 箍牙 牙箍 問題 口腔 衛生 配件 方法 科技 時間 牙醫 矯齒 計劃 進度 位置 期間 工具 療程 治療 病人 力度 矯正器 電腦 階段 差距 徐詠琦 表面 病情
2021-07-05
箍牙不覆診問題叢生AI助督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