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海外醫生|陳沛然批政府不打算游說醫學界 業界強調執業試是最適合考核

發佈時間: 2021/05/19

對於政府提出修例吸引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港執業,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今早在電台上質疑,醫學界現時正專心及忙於抗疫,政府此時推動修例並沒有政治以外的原因,又指政府並沒有游說他或醫學界,相信政府亦不打算這樣做,而現時立法會也難以重演前任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在審議醫委會改革草案時的「拉布」場面。

逾5成人同意引入合資格海外醫生, 病人組織冀減少輪候診症時間,詳情即睇【下一頁

政府一直指引入海外醫生並非新事,因當年從英聯邦國家接受培訓的醫生也可免試在本港執業,但陳沛然指回歸前醫生的專業資格在英聯邦下有「互認」安排,也有院校認證考核,但今次政府修例只能單方面接受培訓的院校資格,當局無法進行任何水平考核,估計「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的醫學院名單必定包括內地院校,本港也只能單方面接受。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亦批評「特別註冊委員會」沒有具體的篩選準則,委員會內的醫委會代表亦由特首委任,欠缺前綫醫生等各層面聲音。她又稱,曾接觸部分非本地醫生,他們雖然懂得英語,但只限於書面溝通,重申進行執業試才是考核醫生執業資格的最好方式。

彭鴻昌:次是修例打開醫學界「保護主義」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政府今次修例打開了部分醫學界「保護主義」的門檻,強調過去有病人在急症室等待服務等到去世、肺癌病人排隊等數個月進行手術等情況, 如要解決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的問題一定要增加醫生供應,但如海外醫生畢業的醫學院已獲得認可、醫生亦已進行註冊,仍要執着他們的中英文水平等細節,就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他並指當局初步認可約100間海外醫學院數目合理,但擔心未能涵蓋其他醫學院表現優異的醫生,而未受專科培訓的醫生經過6年培訓後,要在本港公立醫院工作5年的「綑綁期」太長,最終可能令他們不願意回來,認為應要調整以提升吸引力。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