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港人情緒受困擾,一項調查顯示,有23%人抑鬱情況達到需要關注程度,其中8.4%人達「較大至嚴重」級別,即可判定患有抑鬱症及需接受治療及輔導,均較過往調查急增。
香港心理衞生會於去年8至9月訪問1,336人,結果發現61.7%指近半年壓力來自疫情,主要是疫情減少了與人交往的機會(65.6%)及增加對自己及家人患病的憂慮(59%)。其中有14.6%抑鬱程度為「中等」級別、8.4%人達「較大至嚴重」級別,另有9%人抑鬱與焦慮並存。
{{hket:inline-image name="5f947875-7d16-48c6-91c8-be0e63a42ccf.jpg"}}{{/hket:inline-image}}
此外,調查發現女性及18至44歲成年人較多出現抑鬱及焦慮情況,而在疫情期間做「負重運動」、「伸展運動」、或「帶氧運動」的頻率與疫情前比較,均減少30至50%。
善用網上平台與親友溝通 減少孤獨感
心理衛生會總幹事程志剛表示,市民長期留家抗疫,要懂得處理與家人的互動,避免在討論時激起負面情緒,又指雖然疫情減少社交機會,但可以善用網上平台,與親友保持溝通,減少孤獨感。
城大社會及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趙雨龍表示,女性因疫情關係,在家中多扮演重要角色,令其壓力上升,但願意向專業人士求助的人僅9%,提醒應多關注精神健康,主動認識相關資訊,及早辨識問題。
舒緩情緒問題方法:
- 進行呼吸訓練及靜觀練習
- 可選擇一些較少人的地方或時間外出散心
- 多做運動排解負面情緒
疫情減外出 , 逾半長期病患者現抑鬱症狀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謝雅寶
責任編輯:陳浩義
-
阿MO進度丨墮屏意外近3年阿Mo首次公開近照可見人工造口傷痕 So Ching轉發留9字感言 |
|
-
名人健康| TVB前金牌監製梅小青患子宮腫瘤 做全子宮切除手術最新健康狀況曝光 |
|
-
名人健康丨曾與張學友齊名 61歲實力派唱將嚴重發福疑貪吃致胖 |
|
-
-
長期肌肉疲勞兼筋骨痠痛?用錯方法對付痛症隨時愈止愈痛!即學低風險、高回報止痛對策! |
|
-
網絡熱話︱施心外壓救昏厥女途人 反被網民指「胸襲」 好心男無奈揭真相【附心肺復甦法救人流程】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抑鬱惡化︳29歲抑鬱女現幻覺拒穿衣變暴躁 遭家人囚禁籠中5年
|
-
食物中毒︱旺角兆萬「極上帝王水產放題」爆食物中毒 8食客進食刺身生蠔後腹瀉嘔吐
|
-
凍齡女星︱許志安9年初戀女友超凍齡復出 嫁入豪門自爆受情緒困擾:失戀又失業
|
-
消委會風扇仔推薦2025︱消委會測試18款可攜式風扇仔推介6款4.5星最平$58 1款輕量級風力媲美共田「暴風」
|
-
脂肪肝自測︱全港逾100萬人患脂肪肝 7招自測徵狀:手掌紅潤恐是肝出事先兆
|
精神健康|港人疫下抑鬱指數再創新高 23%人達需關注程度
精神健康|港人疫下抑鬱指數再創新高 23%人達需關注程度
疫情期間港人情緒受困擾,一項調查顯示,有23%人抑鬱情況達到需要關注程度,其中8.4%人達「較大至嚴重」級別,即可判定患有抑鬱症及需接受治療及輔導,均較過往調查急增。 香港心理衞生會於去年8至9月訪問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2858818%2F%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F%BD%9C%E6%B8%AF%E4%BA%BA%E7%96%AB%E4%B8%8B%E6%8A%91%E9%AC%B1%E6%8C%87%E6%95%B8%E5%86%8D%E5%89%B5%E6%96%B0%E9%AB%98%2023%25%E4%BA%BA%E9%81%94%E9%9C%80%E9%97%9C%E6%B3%A8%E7%A8%8B%E5%BA%A6
https://skypost.hk/article/2858818/精神健康-港人疫下抑鬱指數再創新高-23-人達需關注程度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55000/2858818/0121OG-M13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55000/2858818/
時事
要聞
503
2858818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壓力,輔導,疫情,治療,抑鬱症
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壓力,時事,社會民生,輔導,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抑鬱症
疫情 情況 情緒 女性 心理 平台 調查 機會 親友 家人 期間 關係 孤獨感 角色 副教授 趙雨龍 社會 衛生會 總幹事 程志剛 科學 市民 困擾 壓力 需要 長期 社交 港人 級別 程度
2021-01-21
精神健康-港人疫下抑鬱指數再創新高-23-人達需關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