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港經常出現酷熱天氣,市民在日間都會著重預防中暑,但熱夜的威脅同樣不容忽視,不但容易令人「無覺好瞓」,更會增加死亡風險。有大學研究發現,熱夜會增加2.43%的死亡風險;若是連續的酷熱天氣,死亡風險亦會相應提高,例如連續5日酷熱日會增加3.99%的死亡風險,連續5日熱夜則會增加6.66%的死亡風險。
來自中大及港大的團隊分析在2006年至2015年期間,天氣數據及醫管局相關死亡數字,再利用統計模型作推算,發現熱夜(最低溫度攝氏28度或以上 )比酷熱日(最高溫度攝氏33度或以上 )有較大的死亡風險。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劉家麟表示,晚間氣溫下降,本來予人「有機會抖一抖」,但在高溫下難免影響睡眠質素,減弱人體恢復效果。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酷熱日重災區:元朗、石崗、打鼓嶺、大圍及銅鑼灣。(中大提供)
另外,女性及長者更容易受連續(5日)熱夜天氣影響,其中長者死亡風險會增5.33%,女性則會增加達6.06%。主要因為女性體脂一般較男性高,長者則因為身體機能下降,且易受長期病患影響;若患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高溫會增加身體負擔。
市區建築密集 熱夜時數較高
團隊亦研究香港極端酷熱天氣的空間分佈,其中大部分市區出現熱夜的時數都較高,天水圍、元朗、荃灣、旺角、中上環、銅鑼灣,而元朗同時成為酷熱日及熱夜的重災區,估計是因為建築較密集,且較遠離海濱,令熱力在晚間難以釋放。
本港早年亦有關注屏風樓及熱島效應問題,團隊亦建議當局規劃要注意自然通風,但建築物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結構。劉家麟稱,若無法改變空氣流通,可由綠化面積入手,例如多在街道植樹、設平台花園及綠化外醬等,均有助釋放日間累積的熱力。
劉又提醒,在個人層面亦要多注意酷熱帶來的健康風險,並作相應準備,例如多飲水、在夜間洗澡或抹身、打開門窗及開啟風扇,以保持室內空氣流動,以及帶走室內熱力。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陳浩義
-
食用安全|懷孕37周準媽媽飲食極謹慎 誤吃1物致胎死腹中 悲喊:每天都在無盡自責中 |
|
-
遺愛人間丨22歲獨生子電單車意外無外傷以為無恙 翌日嘔吐不止7日後腦出血離世 |
|
-
網絡熱話丨兆康站內與女子爭執 何伯噴殺蟲水施襲被捕何太從旁拍攝 |
|
-
抗癌勇士|吳文忻患第4期乳癌 癌指數回落至正常水平 化療次數減至3周1次 |
|
-
-
調查:逾70%大腸癌患者確診屬中晚期 過半人對治療理解不足 須加強醫患溝通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民主派初選】北角錦屏街票站現人龍 銀髮族無懼酷熱及疫情
|
-
【熱浪持續】酷熱警告持續生效16日 歷來最長(附防中暑貼士)
|
-
預防中暑︱日本東京破30度高溫!政府宣佈免繳4個月水費 鼓勵市民多開冷氣防中暑
|
-
癌症殺手︱健身教練無咳嗽不適 僅手指1症狀驚揭患肺癌晚期 切除右肺保命
|
-
生死教育︱中三男生患淋巴癌休學 躺病床與全班同學影畢業相次日癌逝:最後一堂課是生死離別
|
-
緬甸地震︱緬甸7.9級大地震地表破裂14秒斷層位移畫面曝光 科學家驚嘆:人類史上首次拍到
|
-
新冠疫情︱近4周錄86宗嚴重個案30人亡!病毒監測數據創1年新高 專家:新冠未來數周維持高活躍
|
【熱浪逼人】研究指連續熱夜增死亡風險 女性及長者更高危
【熱浪逼人】研究指連續熱夜增死亡風險 女性及長者更高危
近年本港經常出現酷熱天氣,市民在日間都會著重預防中暑,但熱夜的威脅同樣不容忽視,不但容易令人「無覺好瞓」,更會增加死亡風險。有大學研究發現,熱夜會增加2.43%的死亡風險;若是連續的酷熱天氣,死亡風險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2733108%2F%E3%80%90%E7%86%B1%E6%B5%AA%E9%80%BC%E4%BA%BA%E3%80%91%E7%A0%94%E7%A9%B6%E6%8C%87%E9%80%A3%E7%BA%8C%E7%86%B1%E5%A4%9C%E5%A2%9E%E6%AD%BB%E4%BA%A1%E9%A2%A8%E9%9A%AA%20%E5%A5%B3%E6%80%A7%E5%8F%8A%E9%95%B7%E8%80%85%E6%9B%B4%E9%AB%98%E5%8D%B1
https://skypost.hk/article/2733108/熱浪逼人-研究指連續熱夜增死亡風險-女性及長者更高危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730000/2733108/female2020_103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730000/2733108/
時事
要聞
503
2733108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銅鑼灣,香港大學,天氣,酷熱天氣,中暑,荃灣,天水圍
實體詞,地域及地區,銅鑼灣,實體詞,學校,香港大學,時事,天氣,時事,天氣,酷熱天氣,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中暑,實體詞,地域及地區,荃灣,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天水圍
團隊 風險 高溫 元朗 身體 銅鑼灣 機會 酷熱天氣 熱力 長者 天氣 空氣 市區 時數 建築 劉家麟 當局 自然 醫管局 天水圍 氣溫 重災區 數字 期間 數據 女性 建築物 溫度 熱島 效應
2020-08-24
熱浪逼人-研究指連續熱夜增死亡風險-女性及長者更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