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遍布各大海洋。中大一項研究破解2種亞洲水域常見水母的基因組,包括可食用的赤月水母(海蜇),首次發現一直被科學家認為只有昆蟲等節肢動物才有的生長激素,亦存在於水母體內;有關發現能助解開水母進化過程、生態及大量繁殖的謎團。研究結果已刊載於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從淺水區到深海都有水母的蹤影,其亦是海洋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人類愛食的「海蜇」亦是水母的一種。不過,隨着近年氣候變化、海洋優養化等問題,令水母頻繁地大量繁殖,引致每年有成千上萬游泳人士被水母的毒觸鬚刺傷,以及水母群會阻塞發電站的冷卻系統及損毀捕魚設備。
面對有着不同特徵和形態的水母,如有些會發光、有些可以「重生」、有些可進行無性及有性繁殖等,科學家一直不太了解牠們是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做到轉換形態。為了解牠們隱藏的生物學特徵,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許浩霖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對2種在亞洲以至香港水域常見的水母進行基因組測序,分別是天草水母 (Sanderia malayensis) 和俗稱「海蜇」的赤月水母 (Rhopilema esculentum)。
{{hket:inline-image name="6667.jpg"}}{{/hket:inline-image}}
天草水母是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原生品種。(中大提供)
續研水母發育機制 探討新法應對氣候變化威脅
團隊利用測序技術成功重組該2種水母的基因組,透過基因比對,首次發現水母能夠製造「倍半萜類激素」的基因。許教授解釋,「倍半萜類激素」是昆蟲幼蟲調控變態的重要化學物質,例如蠶蟲會在結蛹後分泌蛻殼激素及鞣化激素,調節其蛻殼行為及翅表皮的生長。由於水母也會經歷類似的變態過程,由水螅形態轉化為傘狀形態,故該發現有助了解水母的發育機制,及生命周期內繁殖方式的變化。
許教授更指出,水母這類刺細胞動物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兩側對稱動物,一樣擁有明顯的同源異型框基因組織。該基因決定生物的身體構造,如兩側對稱動物通常有3個胚層,即皮膚和神經系統、腸,及肌肉;而刺細胞動物(如水母)則只有2個胚層。團隊在是次研究的2種水母中,發現了同源異型框基因組織,只是當中的排序不同;意味刺細胞動物及兩側對稱動物的共同祖先已有這些基因,只是在過去的6億年經歷不同的演化過程。
許教授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研究水母的進化和發育機理,了解新發現的激素在刺胞動物變態及繁殖中擔當甚麼功能,並就水母大量繁殖及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探討新的應對方法。
撰文:胡靜嫻
責任編輯:陳浩義
-
新冠疫情︱近4周錄86宗嚴重個案30人亡!病毒監測數據創1年新高 專家:新冠未來數周維持高活躍 |
|
-
凍齡女星丨70歲馮寶寶移居大馬罕現身零濾鏡下狀態驚人 曾兩度離婚受情緒病困 |
|
-
破鏡重圓丨80cm「玻璃娃娃」女富豪再婚嫁26歲小鮮肉2年現況曝光 坐車15小時千里追夫求復合 |
|
-
食不安心|網民買爭鮮「玉子燒手卷」打開驚見「發霉生毛」 官方致歉退款:採取3個行動補救 |
|
-
-
王大陸逃兵案︱Lollipop威廉、超克7李銓涉偽造病歷 11閃兵名單曝光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新冠疫情︱近4周錄86宗嚴重個案30人亡!病毒監測數據創1年新高 專家:新冠未來數周維持高活躍
|
-
王大陸逃兵案︱Lollipop威廉、超克7李銓涉偽造病歷 11閃兵名單曝光
|
-
母愛偉大︱獨生女煤氣中毒亡陷絕望 60歲退休院長高齡誕孖女15年後現況曝光
|
-
新冠病毒︱本港新冠陽性比率創1年新高 近1周錄31宗嚴重及死亡個案 衞生署:病毒活躍程度持續上升
|
-
蔡瀾近況︱83歲蔡瀾傳身體欠佳入ICU出院近況曝光 送30萬普洱招呼友人 精神面貌惹議
|
【水母基因解碼】中大發現水母生長激素 助破解大量繁殖之謎
【水母基因解碼】中大發現水母生長激素 助破解大量繁殖之謎
水母遍布各大海洋。中大一項研究破解2種亞洲水域常見水母的基因組,包括可食用的赤月水母(海蜇),首次發現一直被科學家認為只有昆蟲等節肢動物才有的生長激素,亦存在於水母體內;有關發現能助解開水母進化過程、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2676101%2F%E3%80%90%E6%B0%B4%E6%AF%8D%E5%9F%BA%E5%9B%A0%E8%A7%A3%E7%A2%BC%E3%80%91%E4%B8%AD%E5%A4%A7%E7%99%BC%E7%8F%BE%E6%B0%B4%E6%AF%8D%E7%94%9F%E9%95%B7%E6%BF%80%E7%B4%A0%20%E5%8A%A9%E7%A0%B4%E8%A7%A3%E5%A4%A7%E9%87%8F%E7%B9%81%E6%AE%96%E4%B9%8B%E8%AC%8E
https://skypost.hk/article/2676101/水母基因解碼-中大發現水母生長激素-助破解大量繁殖之謎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675000/2676101/water20200618_OG001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675000/2676101/
時事
要聞
503
2676101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化學,氣候暖化,香港,昆蟲,生物學
科學,自然科學,化學,時事,天氣,氣候暖化,實體詞,地域及地區,香港,寵物,常見動物種類,昆蟲,科學,自然科學,生物學
水母 動物 教授 激素 基因 團隊 變化 生命 科學 中大 系統 機制 基因組 昆蟲 亞洲 氣候 海洋 胚層 人類 形態 海蜇 過程 水域 倍半萜類 威脅 蛻殼 學院 許浩霖 太平洋 海域
2020-06-21
水母基因解碼-中大發現水母生長激素-助破解大量繁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