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40歲女下腹疼痛發燒求診 腹腔布滿白點竟是傳染病再復發

發佈時間: 2019/10/30

腹痛發燒未必是小病!一名女子因下腹疼痛及發燒到婦產科求診,檢查發現腹腔布滿白點,檢查後揭發竟是受結核菌感染。有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表示,肺結核未必會即時發病,建議家中有患上肺結核的人士,或擔心其他原因會染上肺結核,進行肺結核干擾素的抽血檢查,及早判斷會否患上潛伏性肺結核。

肺結核再發病率為5至10%

台灣外科醫師陳榮堅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病例,提到一名40歲的女老師因下腹疼痛,及靠近下午或傍晚的時間會發燒,而到婦產科求診。起初進行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女子「肚子有好多水」而且附近有很多小顆粒,以為是卵巢癌。但由於腹水檢查及癌症指數都屬正常水平,醫生只好開刀用腹腔鏡檢查,這次則發現腹腔內包括腸道、腹膜、肝臟以及胃部都布滿白點,疑似癌症轉移,轉到外科並進行切片檢查後,揭發女子竟是「腹腔內的結核菌感染」。

陳醫師表示,該名女子在20幾歲時曾染上肺結核,雖然後來追蹤並無異樣,但由於肺結核患者再發病的機率為5至10%,估計因而發病。他指出,如果20幾歲的女性腹內感染結核菌,或會影響輸卵管導致終生不孕。他又指,染上結核菌後亦未必即時發病,可能過了10年、20年後,才出現突然肚痛、胸腔積水,甚至皮膚上多了一塊的徵兆。

結核菌常透過空氣和飛沬傳播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郭旭龍表示,結核菌較常透過空氣和飛沬的傳播,當結核菌進入肺部就會形成肺結核。另外,約有10至15%受結核菌感染病人,病發器官不在肺部,如出現在肺膜、腦部、腦膜、淋巴、腎臟、關節,大腸及腹膜,嚴重者或可多個器官同時受結核菌感染。當中免疫力受損或被壓抑的人士,如服食類固醇、生物制劑、癌症藥物、愛滋病患者、器官移植人士感染肺部以外結核病的風險較高。

肺結核未必會即時發病

肺結核進入人體後未必會即時發病,有部分患者的肺結核潛伏幾十年直至病人抵抗力變弱才發病。「不少長者的肺結核並非新感染,而是年青時受到感染,一直潛伏在身體,直至年老、抵抗力變弱才發病。」如果肺結核處於一個潛伏的狀態,可以沿著血液、腸道而令身體其他部分受到感染,「當咳嗽時,把痰吞掉,沿著消化道感染大腸、結腸,如果腸道有穿孔,則可造成腹膜的結核菌感染。」

抽血檢查驗出潛伏性肺結核

郭醫生指,卡介苗對嬰孩、兒童有預防感染肺結核的效用,萬一受感染病發比率亦大幅降低,但保護力大約到20歲就會消失。他續指,大部分病人接受適當的治療都可以將結核菌治癒,而潛伏期間,由於照肺和痰液檢查難以發現結核菌發病的跡象,以往或可利用皮下測試檢查會否對結核菌抗原有產生反應,來判斷是否有潛伏性肺結核,「不過大部分香港人都接受過卡介苗注射,會令皮下測試可能出現混淆的情況,所以結果未必準確。」近年隨著醫學科技進步,肺結核干擾素的抽血檢查,能擺脫以往卡介苗的影響,「如果家中有患上肺結核的人士,或擔心其他原因會染上肺結核,例如照X光看到肺有疤痕,建議做肺結核干擾素的抽血檢查。」

預防肺結核

.家居有肺結核病人,或因工種關係(如醫院、老人院、監獄、院舍),較常接觸肺結核病人之人士,建議做活躍性或潛伏性肺結核的檢查;
.保持空氣流通,減少因咳嗽互相交叉感染的機會;
.保持身體健康,心肺功能健康良好,免疫能力良好,可減低感染風險;
.屬高危一族,應盡快與醫生商量到胸肺科專科,判斷會否有潛伏性肺結核,是可需要接受潛伏性肺結核治療,再接受會壓抑免疫力系統的藥物治療。

{{hket:inline-image name="DR.jpeg"}}{{/hket:inline-image}}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郭旭龍

撰文:陳樂彤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