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糖尿腳後果可大可小 足病診療助病人減截趾截肢機會

發佈時間: 2019/08/12

糖尿病是一個慢性疾病,病人要長期持續控制自己的血糖、血壓、飲食及體重,這漫長的過程,需要患者長期去堅持;慢性病容易使人氣餒、慢慢麻木,一不留神,隱藏在體內的慢性殺手可令病人帶來無法治療的身體殘缺。

仁濟醫院一級足病診療師及足病診療部主管王楚芳表示,本港每十人就有一人得糖尿病,當中糖尿腳是糖尿病最常引起的併發症之一,每100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5至25個有「爛腳」問題,由於糖尿病容易影響病人的神經線及血管,令病人下肢血液循環減慢,致足部周邊神經線容易出現病變,病人在失去神經感覺保護下,足部感覺遲鈍、麻痺,往往不知痛楚而容易弄傷腳部,致有潰瘍等問題;若出現嚴重壞死的情況,輕則要切除腳趾,重則需截肢,再甚者,病人在免疫力較薄弱情況下,血管病變及細菌感染會急劇惡化,最終會致命。

王楚芳指,治療糖尿腳是一場持久戰,神經及血管病變實會令病人身體機能逐步退化, 雖無法根治,過往不少病人因病情反覆感氣餒,放棄覆診,但足部護理可減慢退化,所以我們要病人回來覆診,一齊好好保護雙腳,「病人即使爛腳,最少只需切除腳趾,不需完全截肢,保着雙腳,可繼續走路,維持正常生活。」

病人護足意識至重要

部門主管王楚芳稱,仁濟醫院每年各種足病診療的新症中,約有四成人(即800人)屬糖尿腳新症,而這批病人當中,約有兩成半足部有傷口、潰瘍,兩成三人有嵌甲發炎情況。

足病診療部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治療跟進、預防復發及腳部後期護理。足病診療師首先會透過感覺測試檢查儀器,測試患者感應程度,又透過血管檢查包括量度患者脈搏、色澤變異等評估病變程度。當發現病人足部已有損傷潰瘍,會盡快替病人進行清創手術;糖尿腳亦衍生很多皮膚問題,包括趾甲變形及感染、香港腳、腳疣、腳繭,我們按患者病情,選用殺菌性強或以刺激增生正常組織的敷料,提供適當護理,減低惡化而致腳部潰瘍。

王又指出,病人護足意識亦非常重要, 如修剪趾甲的方法要正確,不要剪太貼太入,邊緣要剪成圓形或有角度;買有鞋帶或魔術貼的鞋,以鞏固腳部減少摩擦;步履不平穩,需輔以鞋墊,避免跌倒。王並提醒患者每日都要檢查足部有否疼痛或出水泡、割傷,因為及早發現和治療,可將截肢機會和範圍都減至最低。

現年60歲的黃先生因糖尿足在仁濟醫院足病診療部跟進近3年,早前因腳趾損傷及壞死情況嚴重,需切除左腳尾趾及右腳第二隻腳趾。雖然失去了兩隻腳趾,在特製的趾套和卸除壓力的「石膏鞋」輔助下,仍可走路,他說,幸好及早發現,即使難免要切除腳趾,但仍保得住雙腳,繼續正常地生活。

{{hket:inline-image name="2212356_af7ad41f494af7b4149a06f7e46eb920_620.jpg"}}{{/hket:inline-image}}

(圖片來源: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