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女子放狗遭牛蜱叮咬生紅斑 證患萊姆病發燒頭痛喪失記憶

發佈時間: 2019/07/31

不少香港人有養寵物,亦會注重保持愛寵清潔,因為若果衛生問題處理不善,寵物身上便容易有寄生蟲。外國有一名女子到公園放狗後出現紅斑,求診後證實患上經由牛蜱傳染的萊姆病(Lyme Disease)。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道,28歲女子Kate在公園遛狗後3天身上出現15塊紅斑,初時以為是牛蜱叮咬所致皮膚敏感,後來因出現發燒、昏昏欲睡、喪失記憶等嚴重症狀,就馬上求醫。醫生診斷為輕微「萊姆病」,及早發現可以靠抗生素治理,若不及時治療,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hket:inline-image name="d.png"}}{{/hket:inline-image}}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萊姆病在港罕見
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接受《晴報》訪問時指出,萊姆病在香港非常罕見,相信九成醫生都沒有接觸過相關個案。

「觀林蟲害」的滅蟲專家鄭國鏗Henry說,牛蜱在香港不是太常見,但曾有個案的事主家中出現牛蜱,親身接觸後發現很難用手將之「撳」死,只能夠用蒸氣、藥水殺死。他提醒,發現牛蜱應從根源解決,盡快帶寵物看獸醫。

牛蜱可傳染病毒
根據愛護動物協會資料顯示,牛蜱是體積較大而移動緩慢的寄生蟲,吸血後會從動物身上脫落,因此可能難以察覺有寄生蟲存在。牛蜱咬過的皮膚患處會出現腫脹痕癢,而他們在吸血過程中會傳播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嚴重的系統性疾病,稱之為「牛蜱熱」,牛蜱熱病原體包括:Babesia或Ehrlichia。(Babesia會破壞紅血球;Ehrlichia則會破壞血小板)

傳播途徑如下:
牛蜱會跳到犬隻身上,用嘴部吸取犬隻的血液以獲得養分。
牛蜱本身會刺激犬隻的皮膚,而在吸血過程中會傳播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嚴重的系統性疾病。
該致病的微生物不能在狗與狗之間直接傳播,但任何有機會接觸到牛蜱的犬隻均有受感染的風險。

萊姆病小知識
衞生防護中心有關萊姆病的最新資料指出,萊姆病是北半球最常見的人類蜱傳染病。此病是能影響多種系統的炎性疾病,潛伏期通常為約3至32天,患者早期會出現如牛眼般的紅斑,皮疹從牛蜱叮咬的部位逐漸擴大,觸摸時感覺溫暖,但很少發癢或疼痛。

一些患者也可能患有全身性流感疾病,或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如發燒,疲勞,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臨床表現包括:麻木、疼痛、神經麻痺(如面神經麻痺)和腦膜炎。嚴重者有機會發生心臟炎和心律失常。不過,萊姆病的死亡率很低,患病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可以阻止併發症。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