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消委會】二手門票平台手續費可高達售價4成 客戶服務形同虛設

發佈時間: 2018/10/15

{{hket:inline-image name="181015-05.jpg"}}{{/hket:inline-image}}

黃牛黨猖獗,演唱會飛一票難求,歌迷為見偶像一面被迫在網上購買黃牛飛,消委會今年首9個月共接獲306宗與公開表演有關的投訴,較去年同期的29宗飆升9.6倍。消委會審視並實試「Stubhub」、「Ticketbuynow」及「Viagogo」3個出售二手門票的平台,發現有關平台發售的門票可比原價高出40倍,且平台有關門票資訊並不齊全,而客戶服務更形同虛設,另外,平台亦抓緊歌迷心理,透過「只剩下少於1%的門票」等字句催促歌迷購買。

一張門票4萬 炒貴40倍

消委會於9月下旬,透過「Stubhub」、「Ticketbuynow」及「Viagogo」3個出售二手門票的平台,搜尋12月的劉德華演唱會門票,發現原價580元的門票,標價最低的亦售1,238元,比原價高出1.1倍以上,而標價最高的1張門票,售價更高達4萬元,即原價的40倍以上。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手續費高達近4成

消委會解釋,二手門票平台的票價高昂,除因賣方抬價外,也與平台會向買賣雙方再收取服務費/管理費有關,3個平台分別收取買家門票售出價的15%、16.5%及28.8%的費用,同時也會向賣家收10%或18%,兩者相加,總手續費分別為門票售出價的26.5%、33%及38.8%。

交易時間倒數 催促買家下決定

消委會又指,這類平台往往利用粉絲擔心門票被搶購一空的心理,銷售過程中不斷顯示有其他人同時在線搶購,彈出「只剩下少於1%的門票」、「剛剛有4個人購買了這活動的門票」或「有5個人正在查看」等語句,更會限定每次交易時間,並在當眼處顯示倒數時間,以催促消費者盡快下購買決定。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其中1個平台以催促作推銷的做法最明顯,訂購過程不時出現這類「即時資訊」,這種做法在澳洲引起極大爭議,當地競爭委員會去年就此向法庭控告有關平台,指稱此等行為等同作出虛假及具誤導性的營業行為,目前案件尚在處理中。

資料不全 客戶服務虛設

各平台都沒有規定賣家提供確實的門票資訊,出售的門票只會標示有關表演的日期、開始時間、場館名稱及門票所屬票區。另外,平台的客戶服務形同虛設,調查發現部分平台雖然列出客戶服務熱線或電郵資料,但如於出售或購買門票時發生任何問題,無論是買方或賣方皆無法聯絡相關客戶服務員。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寄失不保證退款

如遇門票寄失或送遞延誤,3個平台均不保證買家可取回已付款項。倘若門票失效,「Stubhub」在條款列明賣家有機會須要補償買家的損失以及向平台支付罰款$450;「Viagogo」則指受影響的買家須於問題發生後48小時內作出投訴,填寫爭議索賠表並提供佐證申請退款,賣家有機會不獲得任何費用之餘,還須承擔替買家尋找替代門票的費用。

消委會促請有關當局檢討並修訂有關法例,以消除法律的灰色地帶,保障消費者的利益。此外,消委會亦提醒消費者不應透過非官方渠道購票,以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