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明發燒逾3周 或患淋巴癌

發佈時間: 2017/09/27

原因不明發燒逾3周 或患淋巴癌

淋巴癌是本港癌症第8大殺手,但有醫生表示,淋巴癌患者不一定有淋巴結脹大,原因不明地持續發燒,也可能是警號;而持續高燒、盜汗、體重下降合稱為「B徵狀」,是衡量淋巴癌嚴重程度指標之一,若有此病微,病發風險增加,存活機會亦較低。

30多歲的Karena自2014年底出現乾咳及晚上盜汗的情況,每日傍晚時份更出現低燒,試過服用退燒藥,翌日早上起床就退了燒,以為是睡眠不足導致,一直不以為意。至2015年初,她發現右邊鎖骨位置的淋巴結腫脹及突出,加上咳嗽問題加劇,遂向醫生求診,經多番檢查後,發現頸部、橫隔膜及肺部均有腫瘤,1個月後確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發燒是常見毛病,患者經適當的休息及治療後,體溫一般會慢慢回復正常,但香港血癌基金副會長兼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表示,原因不明地持續發燒超過3星期,期間體溫多次超過38.3℃,經過一星期檢查也找不出病因,即稱為「發燒待查」,可能是淋巴癌徵狀。

盜汗 體重下降 也屬徵兆

梁指,不少人以為只有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才會出現發燒,但其實20%至30%的「發燒待查」個案或與癌症有關,當中以淋巴癌較多見。此外,患者或以為若非持續出現高燒,就毋須過度擔心,但梁表示,淋巴癌可伴隨低燒或高燒,若患者體溫在3星期內曾3次高於38.3℃,或體溫介乎37.5℃至38.3℃,亦可能與癌症有關。

淋巴癌其中一個常見徵狀是淋巴結脹大,但仍有3分1患者確診時出現淋巴結脹大以外的病徵,梁指,持續高燒、盜汗、體重下降合稱為「B徵狀」,是衡量淋巴癌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曾有文獻指出,「B徵狀」顯示淋巴癌病發風險增加,存活機會亦較低。

淋巴癌難以利用手術方法徹底治療,目前多以化療結合標靶藥物治療,標靶藥物過往多以靜脈輸注,近年新增皮下注射方式。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