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跌要看周息率

發佈時間: 2017/06/22

恒指連升5個月後,月初一度延續強勢,突破26000點,但到此暫未能再進一步。此時此刻,投資者大概可從估值入手,不過,坊間慣用的市盈率在個別板塊方面,容易因為會計方法改變等因素而被扭曲,反而周息率的參考性較高。

過去10年,恒指周息率在2至5.5厘間游走,兩次高位分別在2009年2月及2016年2月出現,剛巧是恒指兩個低位。前者接近金融海嘯過後見底之時,當時低位11344點在2009年3月初出現,周息率約5.5厘;至於2016年初的一次,恒指經歷內地股市熔斷機制的亂市過後,低見18278點,周息率當時見4.5厘,是金融海嘯之後新高。

說到恒指的高位,大可將範圍收窄一下,在這10年間,恒指曾三度升越26000點水平,第一次在2007年10月,當時市場憧憬港股直通車,指數見歷史高位31958點,自此之後,此關仍是遙不可及,對應的周息率低至1.8厘;第二次在2015年4月,滬港通開通近半年後的港股大時代,恒指在短短個半月內抽升逾4000點,高見28588點,當時周息率為3.2厘;至於第三次,便在本月初出現,周息率又跌至3.3厘。

2007年恒指創新高,當時的周息率亦是2000年後第三低,當年的周息率在2厘之下,估值之高,不可同日而語,但如今的3.3厘,確實又與2015年4月時相差不遠,投資者不得不提防。港股今次回調,除了美國聯儲局「縮表」外,亦與美國納指急挫有關,故此後市如何,還要視乎科技股能否站穩陣腳,否則恒指可能要下試25000水平。

撰文: 蔡廷暉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投資研究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師
欄名: 廷有「建」解